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媒介素养论文 > 高校媒介素养论文

高校媒介素养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6 17:57:00人气:353

一、高校媒介教育体系的构建

1.课堂育人:有效推进媒介教育的主渠道教学

将媒介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媒介基础知识。主渠道教学可以分为两类:

(1)分为单设课程教学。其综合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学生基本适应信息化社会做准备,通过课堂教育传授基础媒介知识,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媒介意识,培养良好的媒介道德,培养基本的媒介能力。

(2)模块融合式教学,即在各类课程中增添媒介教育模块,使媒介知识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具体途径包括:

①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此类课程应当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责任感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如,将西方政治经济变革与“媒介帝国主义”相联系,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公民的媒介道德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个人信息的使用与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

②与信息技术课程相融合。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介绍推进媒介发展变革的新技术,重点介绍各类流行的新媒体平台的技术背景,增加网络信息法律法规的介绍。

③与社科类课程相融合,此类课程可以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介绍当代媒介传播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增强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理解和辨别。

④与艺术类课程相融合。以提升学生的媒介审美情趣为目标,对比当代新媒体平台上呈现的中外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辨别糟粕与精华。

2.实践育人: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媒介教育

第二课堂教育是指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媒介教育类型包括三类:

(1)媒介知识讲座及文化分享交流活动。围绕媒介发展的新形势,组织开展系列讲座及文化交流,在学生中普及媒介知识,培养媒介意识,引导学生对各类流行的媒介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2)组织开展各类新媒体活动。选取青年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活动,了解新媒体的使用和传播方式。

(3)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鼓励学生团体开通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将校内新媒体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增加校园媒体活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3.环境育人:着力强化第三课堂媒介教育

良好的媒介环境是媒介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环境的维护包括: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应着力构建有效的舆情管理制度,重点培养网络舆情信息员、网络宣传员、学生干部队伍,围绕社会热点、党的大政方针、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与使用方式等组织培训交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重点关注校园贴吧、论坛、重点QQ群、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发现各类平台上的广泛诉求、不当言论及群体事件的苗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和主体权力。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观点、话题及事件,通过微信、微博、贴吧及时做好引导和反馈,有效维护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3)关注校园网络意见领袖。重点关注各类平台上表现活跃、言论较多、个人意见受到学生广泛关注的校园网络意见领袖,主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和网络环境的维护者。

二、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媒介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为高校媒介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同时也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师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媒介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各类教育渠道,切实有效地实施媒介教育。

作者:张楠 朱志超 单位:江苏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