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生存教育论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革新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25 23:21:00人气:369

摘要:以创客教育概念为核心,对高校双创教育体系进行改良。首先分析创客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关联关系,而后对创客教育的应用必要性和应用难点进行了研究论述,最后对具体的革新途径展开深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创新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针,处在社会环境中的国民要尽量在所在产业内完成创新,而在高校环境内求学的学子们也要尽可能以创业作为就业方向。在大学生创业领域中,拥有创业精神和创意意识属于一种必然因素,但若要完成创业举动,只有上述两种元素远远不够。创客精神就是建立在创业活动上的概念,其重视对创业观念的落实和呈现,如若高校能够将创客精神融入到双创教育体系中,那么便可以大大提升双创课程的有效性。

一、创客教育的定义及其与双创教育之间的关系

1创客教育的定义

创客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能够将内心想法付诸于实际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梦想家、创意者,也可以是设计人员。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既能够产生对行业进行创新的创意,又有能力和意识将想法加以实现。而创客教育相对简单,就是以培养创客为主的教育教学行为。当前国内高校虽然并未开通专门课程来培养创客,但他们也会将创客教育融入到其他教育教学体系中,达到一种融合性教育的效果。

2创客教育及其与双创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客教育的实现具有两种要素,第一是专门的教育教学人员,第二则是创客空间[1]。创客空间是一种虚拟形态的空间要素,其存在于实体空间中,不会与外界进行完全隔离,但会在教育教学范围内创设一个相对稳定和专一的研讨空间。创客空间的定义重点在于开放实验,意在吸收所有具有创意天赋和创造能力的人。人们可以在创客空间内进行交流或吸取他人意见,从信息交流的这一特征来看,创客教育实际上与高校所进行的研讨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共通点。创客教育对受教育人才是否具有特殊要求,答案是否定的。创客教育所面对的受教育人员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拥有创意,且想要将创意加以实现的人;第二类为具有创客潜质的人;第三类则为即将负责“创客教育”的教师。从这三点来看,创客教育基本可以涵盖所有条件的社会人才。因此,在高校环境中应用创客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方式,可以保证创客教育可以与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所需要培养的人才即为拥有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与创意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创新可以被包含在创意的范围内,国家将重点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生,而拥有创新思想就必须要建立在对社会以及专业有所见闻的基础上。故我们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客教育中的一分子,其可以为双创教育提供专业的教育经验辅助[2]。

二、在双创教育中应用创客教育进行改良的优势作用

1创客教育可辅助双创教育提升成功概率

双创教育从性质上看具有一定的“概率特征”,即高校培养出相对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而当这些人才完成学业后,对他们是否能够在创业的舞台中占有一席地位却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从实际情况中看,的确有部分拥有完善创业精神和创意的学生会在毕业后选择进入到单位中工作,而放弃自身很有可能会成功的创业创意。这种有价值的创意一旦未能进入到创业领域中,也未能传递给他人后,创意就会湮灭在社会大数据信息中,再也无法发挥作用。这对于创意持有者和国家产业来说都属于一种被动的损失。但创客教育与此不同,创客教育的重点在于“实现”。只要是创意能够被提出,且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教师都应该辅助学生在创客空间中验证,由来自于多方的经验技术去辅助创意升级、进化成型。因此,如若创客教育的成功率可以持续提升,那么对于国家而言,创客教育所能提升的创业成功概率将十分可观。故针对此我们可以肯定,在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范围内,如若能够将真正的创客教育理论应用其中,那么创业成功率便可直线提升。

2创客空间将为双创教育提供专业验证场所

创客空间并非存在于小范围内,创客空间可以吸收大多数来自外部的经验力量,而在空间内部,所有的经验者都可以进行互帮互助,直至完成对空间内新创意的验证和辅助。当前国内部分规模较小的高校常常会因为场地和资源的限制无法建设功能完善的创业孵化园,但如若高校能够利用创客空间场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那么学生的创意价值便能够得到专业的考核认证。这样一来,假若学生个人的创意不具有实现价值,其也可以在创客空间验证的过程中收获经验。而一旦学生的创意能够通过验证,学生便会产生充足的自信心去再度验证自身的想法,并在多方经验辅助的作用下持续孵化创意,直至其成为相对成熟的发展体系,这些都属于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做到的工作。故可以肯定,创客空间如若被应用在双创教育中,便也可以改变高校教育空间不足或功能不全面的情况[3]。

3大学生也可成为创客空间未来的组成者

之所以创客空间的功能全面,能够为多个潜在人员提供专业的辅助意见,就是因为创客空间内部存在较多的经验者,他们来自于各个传统行业或新兴行业中,有些是行业的领军者,也有刚刚革新了行业发展方向的佼佼者。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验丰富的“前辈”,正是因为他们曾经也是将自己的创意加以实践的创客。故若以具象思维分析创客空间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循环正是创客空间持续运转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当当代大学生成为创客并成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意成果时,他们便可以再度进入到创客空间中,一方面继续验证自己作为创客的创意思路,另一方面则也可以发挥自己“前辈”的功能,继续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的大学生传递创新创业的经验与思想。

4创客教育可为双创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学互动模式

创客教育空间具有绝对的交互性作用,其内部人员正是需要不断进行交流,才能够将各自的经验以交叉的形式进行呈现,继而将自身经验交予他人,辅助其在未来的创新创业过程中收获“少输出,多回报”的成果。不仅如此,如若高校双创教育可以在应用创客教育经验的过程中认可创客教育,那么他们便能够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以创客教育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体系,直至令双创教育可无限向创客教育靠拢,进而形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个人素养为主的全面性教育教学体系。从上述四点应用优势来看,创客教育的进入不但可以解决当前的双创教育问题,也可以将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新问题一并解决。

三、高校双创教育融入创客教育的难点

1缺乏宏观支持

当代高校多数都归于国家管理,跟随着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政策而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方针。因此,即使高校内部的双创教育人员开始重视到创客教育所具有的应用优势,如若国家教育部并未开始重视创客教育,那么他们便也无法在内部完善应用创客教育概念。而观察当前政策可知,国家教育部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应用创客教育,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政策来规定如何进行落实以及落实尺度如何。这便令各个高校无法获取到切实的行动尺度,这会间接令校方无法及时针对创客教育进行资源调配。故一旦国家开始重视创客教育,高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调取相关资金以及教育资源等对其进行辅助建设。这也正是各个院校开通创客教育后,创客空间功能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2专业人员匮乏

创客教育人员与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人员不同,创客教育更加注重于实践,因此校方若要开通创客教育,就必须要引进专业的教育人员,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行为能够取得预期内的成效[4]。而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并未针对创客教育引进专业的人才,而是直接使用双创教育教师进行拓展教育。如若教师方面未能进行改革,那么高校便很难真正发挥创客教育的优势作用。

3专业课与创客实践之间的时间矛盾

虽然当代大学生在时间方面已经相对充裕,但部分专业内学生的时间仍然被专业课所填充。创客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实践就必然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故当前在高校创客教育环境中,学生时间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就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其实际上也很难以主观性思维对个人的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故针对时间上的矛盾,校方仍然需要承担主要的调节义务,需尽量在保证学生可完成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在创客教育方面的参与时间。

4创客教育评价问题

创客教育也属于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教育教学人员有必要对学生在创客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5]。但目前因创客教育未能完善融入到双创体系中,故导致教师很难给出相对完善的创客教育评价指标。没有对应的评价体系,教师难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学生在创客空间中的知识吸收效率便会被压缩,同样无法真正在创客空间中获取到预期内的经验成果。

5配套资源问题

创客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化交流特征,对于一些已经实现内部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高校来说,创建创客教育教学模式的难度并不大。但国内也有部分高校并未在校内实现完善的统一化信息教育。也有部分学校的内部网络质量并未达到预期内标准,故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互联网质量难以支撑他们进入到创客空间内进行学习。这些都属于高校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这种存在于硬件上的问题处理难度相对不大,具体情况下可作为优先处理项目。

四、基于创客教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革新方式

1宏观方面应细化政策内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国家教育部应该在宏观视角中尽可能对创客教育进行扶持,扶持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下达相关落实政策。即官方负责下达开通创客教育融入途径的相关政策,引导和辅助各个高校及时了解和应用创客教育。第二种即为督促改革。能够主动地进行改革的院校只占半数或少数,也有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改革。针对此,国家教育部便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政策调整来起到督促作用,引导和监督地方高校及时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当完成宏观扶持和监督后,在部分地区内便可以建成功能相对完善的创客空间,而一些本就存在的创客空间也可以进一步得到外部力量的扶持,再一次完善内部的资源体系。

2校方应调整双创教育重点,调动校内资源进行建设

当官方下达政策扶持指令后,校方便也应该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首先,校方可以派出专门人才,即创新创业教育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对创客教育进行通彻的学习。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将来自外部的专业创客教育经验带回到校内。而后校方便可以在专业人员的辅助下完善双创教育系统,要将创客教育的优势尽可能糅合到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其次,校方可以要求财务人员重新规划财务预算,要调取合理的资金资源和教育资源来充实创客教育体系,务必要令创客教育的建设可还原最核心的教育状态,这样才能为校内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有质量的改良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吸收外来人才,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力度

校方应该持续培养两种人才:第一种为由内部创新创业教师升级而成的教育人员;第二种则为外部应聘或内部招聘而来的创客教育人才。当前在社会范围内创客教育人员经验丰富,如若能够将其引入到校园范围中应用则可以采用内聘方式,如若不然则也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这些教师对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人员进行周期性培训,直至内部教育教学人员具备了创客教育精神和技能。同时,教师人员自身也需要将视线放置到创客教育行业外部,务必要紧盯教育领域中的更新类信息,从而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即获取专业的教育改良信息,并将信息传达到内部教育空间中。

4重塑教育教学体系,创建功能完善的实践教育空间

校方应先调整不同专业内学生的专业课程时间,对于教学内容存在重合性的课程应尽量做重合处理,也就是将多个教育课程加以融合,进而节省专业课教学时间。而后校方应该利用周末时间开放创客空间,继而为学生提供功能更加全面的实验空间。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联系,如若学生拥有潜在创客能力,那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尽快进入到实践空间内完成对个人创意的验证。如若验证成功则可将经验共享,且教师和校内前辈具有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义务。针对此,校方也可以在创客空间内建立互动规则,即每一届学生可以免费获取教师和专业人员的经验辅助,但当其成功创业后,其也有义务辅导下一届学生,把经验传承下去。这样便可以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夯实经验教育循环特性,彻底激发出创客空间的实际作用。

结束语

综上,文章以创客教育为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革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从某一角度来看代表着国家和社会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希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双创教育人员提供一些教育改良方面的思路,继而升级高校双创教育系统,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延良.系统论下基于创客空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55―57.

[2]唐琳,张引琼.基于1+N分布式创客空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44―46.

作者:张艳 单位: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