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摘要:为了引导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文章论述了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包括巧用探究学习法,激发学习热情;开设趣味小实验,增强知识认知;立足信息化技术,塑造学习格局。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一、巧用探究学习法,激发学习热情
素质教育需要学习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将实际课堂教育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学生开始去探究和归纳,由此实现物理知识的积累、物理规律的认知、物理知识的应用,这样的主动学习格局会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这些将驱动实际的学习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和进步[2]。由此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究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开端,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例如,在沪科版物理“电路设计”相关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为了确保实际教育教学交互性的提升,可在实际课堂中融入探究学习法,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电路设计知识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家中家居灯的特点,思考实际的灯具是如何工作的,灯具的电路设计应该如何去保证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相关电路材料,采取对应的措施实现电路电板的优化设计,绘画出对应的电路设计方案,并且依靠小组成员完成实际电路施工工作。在这样的物理教学案例中,首先是生活经验的激发,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平时生活中灯与电路的运行机制,继而援引自己学习到的电路知识去想象实际电路设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由各个组员协同参与,运用对应的电路材料实现对应电路施工,模拟实际灯的电路设计环境,由此确保实际电路设计制作的知识点得到完全的巩固。在上述的案例中,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探究性,学生在这样的知识探究环境中,实现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完成了物理知识思维的培养任务,自然而然地进入物理学习的深刻状态。可以说这也是实现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懂得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渗透探究性的问题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知识与思维之间的交互,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
二、开设趣味小实验,增强知识认知
在实际初中教育教学环节,如果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此营造更加有趣味的情境,这将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可以为实际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设良好的基础[3]。基于这样的考量,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开设趣味小实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由此使得实际的物理教学朝着提升学生素养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学习沪科版八年级“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如下的趣味小实验,以增强学生对于天平运行原理的认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两个废旧牙膏壳,在课堂上分别称两个废旧牙膏壳的质量,做好对应的记录,接着要求学生使用剪刀将自己手中的废旧牙膏壳剪掉,剪成小碎片,分别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两张纸张上,接着,要求学生分别将左边和右边的碎片放到天平上称。在称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剪掉后的牙膏壳再次放在天平上,此时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吗?请使用实验验证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猜想。接着学生们分别按照对应的要求来操作,并且记录对应的结果,实现两次结果的比较,看看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趣味小实验中,问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对应的天平称物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使用技巧,这样也就实现了学生实践操作素质的提升。很明显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同时,实际趣味小实验的设定,必须要保证实际内容与课程之间的吻合,并且懂得挖掘实际知识点的乐趣所在,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并且在小实验中去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这些将驱动着实际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信息化技术,塑造学习格局
素质教育格局中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需要创设对应理想的学习情境,而这样的情境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来进行,由此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对应的物理知识,掌握对应的物理技能,引导初中物理教学格局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4]。也就是说,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工具,可以使得素质教育有着更加良好的外在环境,这对于塑造良好学习格局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沪科版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学习为例,相关专业概念的理解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总有部分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实际内涵,继而影响实际专业知识的应用。也就是说,本次课程的难点在于密度概念的理解。在这样的课程改造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方式来优化调整。其一,要求各个小组分别确定1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2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3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4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50毫升水的质量和体积,使用电脑和投影工具,展示各个小组最终得出的结果;其二,使用Excel软件展现各个小组得出的结果,要求学生对于实际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思考水的体积和水的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体积增加,质量也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得出对应密度的概念。依靠这样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快地找到实际数据中的规律,实际的密度概念也就因此得到了总结和归纳,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跟随着计算机工具去进行思考,为什么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为什么两者之间的比重是一样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观察,还有其他方面的效能:更加快捷营造良好的分析格局,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理解中去。
四、结语
从上述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素质教育对于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物理学科应用能力的提升、倡导强化物理知识体验,由此引导实际的物理教育教学格局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很多学生也反馈更喜欢以素质教育的模式来学习物理知识,这集中反馈出实际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诉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在教学改革中的责任,积极去总结和归纳,去探索和创新,由此给学生创造更加理想的物理学科知识学习环境,才是当前急需要去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邢凤霞.关于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3(14):150.
[2]肖玲.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0):54.
[3]王雪.物理教育的生态化及其对物理课程改革的启示[J].才智,2017(35):72.
[4]李进.浅析初中物理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7(1):4
作者:童志刚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岩前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