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学情及会计电算化教学
【摘要】通过对中职学生学情的分析,探讨如何因势力导,克服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情;会计电算化;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教育中的高中学生或职业教育中的高职学生相比,在学情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师,有必要对中职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以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策略,取得职业教育事业的师生双赢。
一、中职学生学情分析
辩证地看,中职学生的学情,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既有不利方面,也有有利方面,其中不利的方面更多一些:1.学习目标模糊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年龄偏小,一般为15~17岁,没有任何社会阅历,对于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现在所学内容与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何关系,完全不得要领。之所以选择了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来学习,往往是家长出于自己的认知代学生选择的,学生本人对这个专业并无强烈认同,甚至完全无感。这就导致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来学什么,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克服而是逃避,成绩不好也无所谓。教师、家长为此十分心急,学生却似置身事外,与已无关一样。2.综合素质相对低中职学生的中考成绩均低于同级高中学生,更无法与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高职学生比,而三二连读的高职学生则比他们多了3年的职业学习经历,境界已大不相同。中考成绩低说明他们学习能力有欠缺,接受知识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较弱,知识基础差;社会上对中职学校的观感普遍低于高中,又导致了中职学生自信心弱、自卑感强的心理问题,降低了他们的心理素质。3.学习新知识有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相比初中阶段,中职教学内容信息量更大,内容更抽象,教学进度更快,他们不能迅速适应中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导致学习中的问题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变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以致于无,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并伴生各种违纪现象。4.意志相对薄弱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环境优越,不肯吃苦、害怕困难、心理脆弱、进取心不足;不喜欢理论学习,缺乏钻研精神;易受外界诱惑,热衷于玩游戏、追星等影响学习的活动,甚至根本无心于学习,得过且过。5.有利于学习的智力素质、心理素质仍然存在毛主席曾对青年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职学生与高中学生、高职学生同样“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中国的希望、未来的希望也同样寄托在他们身上。在看到中职学生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中考成绩差并不代表智力差,在其他方面可以表现得相当聪明;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追求品质优良的形象和生活;不肯服输,追求出人头地,不相信永远比同龄人差。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策略
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教师要因势力导,克服学情中的不利因素、有效利用有利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学期第一次课上,先向学生描绘会计类岗位“光鲜”的一面,比如收入高、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等,以美好前景激起他们对会计职业的向往。然后说明,要朝着会计方向前进,就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学好相关专业课程,而会计电算化正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熟练使用安装在计算机上的会计软件是现代会计进行业务处理的先进手段,大中型企业都已普遍应用,小企业也在大量使用,所以,学好这一课程就是将来就业的坚实基础。2.帮助学生重建学习自信告诉学生“英雄不问出处”,毛主席也是中职学生,事业的起点与他们完全相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受全国人民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敬仰。所以,他们并不因不能上高中、考大学而低人一等,更不能自暴自弃,只要努力拼搏,人生的道路仍然宽阔。还可以告诉他们,初中学不好英语等课程并不代表现在学不好会计电算化,因为会计电算化既不需要会说,也不需要会念会写,主要要求会操作,这对心灵手巧的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只要学生能够重树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偶像,重拾“我也行”的信心,心理素质自然加强,就会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消除厌学情绪,就一定能学好会计电算化及其他专业课程。3.教法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等功能。选取一个企业从手工会计转向电算化会计的案例,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中,利用会计软件重演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化身为企业财务人员,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上处理相应的会计业务,有着身临其境的替代感,必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授课中,讲练结合的“教、学、做”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教、学、做”子过程。例如一节课要学习4个操作,教师应根据这4个操作的难易程度,每次只“教”1个或2个,学生“学、做”掌握之后,再教后边的操作。好比小口吃饭,学生更易于接受。而一次“教”完的方法,老师感觉比较“痛快”,但学生接受、理解的程度会降低,一旦操作不顺,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降低兴趣。4.降低理论难度,偏重实践操作针对学生轻理论、喜操作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在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在教学内容上,不强求灌输理论,而是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对会计软件操作要会用、够用,并熟练掌握。在教授次序上,摒弃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的模式,改为实践操作为主、在实践操作中穿插讲理论的模式,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讲什么理论,最大限度的解决学生对理论的头疼问题。当学生熟练掌握了会计软件操作以后,对相关理论也就稔熟于胸了。这种模式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了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从最终结果来看,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个也不少,学生都掌握了。
三、结论
采取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有针对性的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努力方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李晓东 王晓铭 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 山东英才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