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审计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逐渐引入会计电算化系统完善企业会计系统。会计系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会计管理机制能否与企业发展步伐以及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已经成为现今时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企业风险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会计电算化体统的现状;其次,总结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互相适应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现今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在变化中发展,而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部分,也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进化。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会计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与企业发展、与时代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推进力量,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需要认清企业先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状况,随时从实践中总结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审计对策,以保证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平稳的发展壮大。
1、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
1.1会计电算化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会计电算化系统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的监管控制方式进行科技化转变,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会计的传统的纸质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会计核算等其他相关操作,将人从繁琐的会计信息计算中解脱出来,优化了会计信息的管理过程、提升了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带来了诸多弊端。因此论文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进行以下研究。
1.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认识浅显
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转换会计信息的存储利益管理方式的层面,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方面也仅仅停留在,电算化系统对会计人员工作量的简化方面。而对于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的会计信息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认识相对不足,部分企业没能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环境的危险。尤其是企业审计人员忽略了对自身的系统安全相关技能的培养,认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涉及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只要依赖相关的专业人士就可以,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1.3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会计实务脱节
我国企业现在应用比较普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初始化步骤过多、系统功能模块固定、系统更新困难等问题,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会计实务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将企业的生产成本计算、企业利润计算以及利润分配进行分别处理,使得会计信息缺乏连贯性,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最终导致企业会计信息体系混乱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国外引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我国的会计实务存在较大差异,系统与我国的应用环境兼容性较差,严重影响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1.4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在不断变化,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信息控制系统审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以及审计应用程序的审计等工作。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程序属性为系统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内部控制规则在不断变化,先行的会计控制制度已经难以应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控制程序。尤其是应对会计信息的录入、核对以及维护等工作,需要有效的审计程序防止会计信息舞弊以及会计信息泄露等严重影响企业商业活动的问题。
1.5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技术能力落后
部分企业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经常出现会计信息操作系统与财务管理应用系统兼容性能差等问题,尤其是在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交互、信息的管理控制等方面,难以实现信息的无缝交流以及信息共享,经常需要人力进行信息转换,严重影响企业管理工作的进程。
2、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对策
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快审计对策的建设工作,以弥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缺陷,维护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2.1深入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企业能够人如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体构架以及该系统在企业的会计信息里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而灵活的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部分功能应用大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实务中。会计电算化是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可以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的会计信息处理将会是“网络财务”时代,因此企业应学会顺应时代发展,学会灵活运用新技术,构建企业的运营流程一体化系统,实现企业中生产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厂、营销系统以及客户等企业常见问题的协调处理,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化管理,方便企业信息的审计处理工作。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2.2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
现在企业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与财务系统等企业管理系统,大多是分包给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系统开发,这就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不能兼容、系统功能模块存在重复或者缺失等问题。因此,为了构建企业信息一体化系统,企业不应该盲目追求系统投入使用的速度,而应该兼顾系统的功能以及系统的兼容性,统一设计符合企业管理实务的会计电算化等信息系统,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兼容性更强,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与企业系统互补。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方便审计工作的进行,进而更好的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等经营信息的安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2.3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背景下,审计人员需要灵活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并利用电算化系统程序进行审计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1)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优点,针对企业内部信息交互、项目管理等固定风险建立固定控制制度,例如: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信息安全控制制度以及三级审核控制制度等,保证企业基本活动的安全。(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程序性测试,即进行审计工作时,注意审查企业是否严格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工作,是否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岗位分工合作与监督。(3)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实现个人责任制,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企业运营风险。(4)构建安全的信息交互系统,严格设置信息的访问权限,并对方信息访问工作进行记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保护体系。(5)制定全面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准则,将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标准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先进经验,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制度。
2.4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
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的技术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强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引入高素质人才,需要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正确认识企业需要,端正态度挑选最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才。加强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将定期的人才计算机基本素质培训与不定期的会计以及审计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实现企业工作人员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步提升。综上所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计信息处理工作占据了十分重要位置,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对企业资本的调控作用、企业生产资本的筹集作用以及企业利润的分配作用等不可替代。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与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企业信息带来风险。因此,论文提出了深入学习会计电算化系统、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与企业技术能力等审计策略,提升审计能力、降低审计工作风险、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企业资本良性循环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洋.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3)
[2]武海景.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2)
[3]邵佳佳.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6(02)
刘珈麟 高兵 大连财经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