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关系论文 > 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5 13:10:00人气:406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学;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即将由大众化阶段步入普及化阶段,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日趋严峻,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一剂“良药”。为此,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等相关指导性文件来支持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然而,对于转型期的民办应用型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如何构建“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创业基本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通过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熏陶,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顺应时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专业型、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实用性教育体系。因此,在民办应用型高校实施教育改革和“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需要结合民办高校在校生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薄弱

民办高校的学生多为二本或专科学历,起点较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大多数学生普遍关注自身发展方向,而对学校的认可度却比较低,学生自身也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执行能力也较差。加之会计学这个专业的特点,导致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沉闷,思维相对固化。对于就业的选择也比较保守,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从事本专业的会计工作,而对于创业只有少数家境富裕的学生萌生过想法,但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实施。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

2.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民办高校针对会计学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是在会计学专业课程基本完结的基础上,针对大三、大四的在校生开设的虚拟创业实训课程,缺少创新创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相对欠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不仅没有多样化的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指导,而且学校购买的虚拟创业的软件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真实的模拟企业创业环境,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学习。

3.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大多数民办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队伍,这往往是制约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而言,首先,民办高校所需的专业的、有实战经验的创新创业教师数量相当不足。其次,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多是由专业课的专职教师甚至是行政人员或者辅导员担任。最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积累。因此,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开展“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4.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不够

由于民办高校的体制与公办院校的体制大不相同,办学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身投资,而创新创业教育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实践平台的建设也需要民办高校自身进行投资与开发。由于受学校体制和资金来源的限制,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实践平台相对匮乏。比如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示范基地、实践基地和孵化产业园等数量相对较少,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训练,而且也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

四、改善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1.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民办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所以,针对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院应积极制定“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电台广播、图书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另一方面,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或知名人士来校开展经验分享座谈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2.构建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应建立有层次且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在大一阶段开设通识教育,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大二阶段开设专业教育,将“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素养。在大三上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掌握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大三下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在模拟训练和体验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在大四阶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促成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全新局面。此外,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开发创新创业网络课程,建立创业公开课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攻坚力量,有利于保障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首先,为了满足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应建立“四层网络”专业教师体系,即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专家构成的“战略专业网络”,由企业精英和职业经理人构成的“教练网络”,由初创型企业校友构成的“同行网络”,由教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构成的“教师网络”。其次,应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激励政策。一方面,鼓励缺乏经验的教师进行自主创业或者到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用有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士或者企业经理人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

4.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检验环节,是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应通过引入企业、政府等社会力量共同建立“空间+教研+活动+孵化+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创业实践平台。首先,通过建立模拟创业环境的实训空间,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其次,学生参与教师申请的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可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再次,学生通过参加创业竞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另外,通过建立产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所需的场地环境。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咨询、项目策划、人员培训等多类创业服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刻不容缓的攻坚任务。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民办高校体制和不同专业特色,积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硕.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纳税,2018(07):236-237.

[2]张亚娜.基于产学结合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07):69-70.

[3]高嘉佳.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133-134.

[4]蔡小簪.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5.

[5]陈玉琢.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04):65-67.

作者:代莉娟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