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关系论文 > 素质教育中融入国学的方式

素质教育中融入国学的方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05 06:38:00人气:385

本文作者:邓宗文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在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社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教育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时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1988年初,全世界的75位诺贝尔获奖得者在巴黎的一次会议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否可以从智者的思想中找到启迪,从积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找到突破素质教育颈瓶的“秘方”?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剂良方:提倡国学。

一、认识国学

什么是“国学”?通常的解释是,国学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1906年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所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在现代,“国学”可以理解为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等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二、素质教育需要国学

(一)社会的呼唤

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却降低了,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了;见识增多了,但公民责任感、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等意识却淡薄了。我们应该反思。提高国民素质是良方,提高国民素质的希望在教育。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是具有普及的价值意义,与时俱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科技革命给人们物质生活带来丰厚财物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失调,国学成了是医治社会道德沦丧的“良药”。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

(二)教育的呼唤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心理浮躁、目光短浅,有的甚至丧失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基于国民素质的下滑,为提高国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国民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一些学者提倡“国学教育”。1、国学源自教育教育家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国课程标准上阐述的教育宗旨是:教育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教育宗旨从做人的根本出发。而“国学”人生哲理丰厚,对青少年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国学基于立教之本龚自珍讲“亡国先亡其史。”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开展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很好地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优良传统、民族精神,从小立人,长大立国。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国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教育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些堪称经典之作。学生读之、诵之、背之,不仅将许多经典故事、名言警句铭记在心,更重要的是励志怡情,明理启智。

三、素质教育中融入国学的方式

国学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而使之不断裂;使中华民族的经典通过后代学者不断地诠释,不仅“继绝学”,而且不断丰富发展,致使中华民族文脉愈来愈昌盛;通过国学教育,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素质教育中进行国学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国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的国学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用现代意识,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思想等,避免沉溺于单纯复古。要具有世界意识,开阔视野,注重古今文化的结合,将国学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如在孝文化建设中,我们借鉴西方母亲节的形式,将孟母的生日作为中国的母亲节,借此进行中国传统的礼孝教育。还有现在的教师节,如果将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纪念日,将古今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便于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其次,运用现代媒体,使生涩难懂的国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国学因为以我国传统的学术作为依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生涩的词语,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当前的科技,将国学内容制作成Flash短片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国学学习。借此培养孩子国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学习效果。

第三,创新国学学习形式。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并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对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创新国学学习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国学教育。国学并非是“老旧”学,与素质教育也没有背道而驰。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国学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国学精髓那样,大人看成是负担的东西,因为孩子乐学,就成了快乐的“负担”。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第四,整合学科课程,使国学教育有相应的课程载体。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为使国学教育能落到实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将国学教育内容与当前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国学内容变成歌谣、短剧整合到音乐课堂中去;将经典诵读有机地整合到语文课堂中去;将传统的赛龙舟、舞狮子等传统艺术活动有机地融入体育课堂;将民俗活动有机与学生的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凡此种种,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凸显了国学教育的内容。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国学教育就不会成为负担。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