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在教学中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的原则
将创新教育同语文教学盲目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起到任何积极地作用,而且会对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产生影响,阻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落实,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实践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渗透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遵循实践发展原则,必须要以课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动手、动脑。此外,教师还必须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制定一些符合教学任务又具有极强研究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要利用课本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并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创新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民主和谐原则。依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遵循民主和谐原则,并要以民主和谐原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到学生之中去,全面建立起朋友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此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能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因此,要想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并要遵守以人为本原则,调整教学观念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语文教学活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特征以及兴趣等情况,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对其进行创新教育。
二、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依照素质教育来全面革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与创新教育融合在一起。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要树立起以语文教学为核心和主导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各个科目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转化成为综合能力。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训练为主、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将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学的目标和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抓好一个“趣”字。可以采用妙语激趣法。语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又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妙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相声中幽默的语言文化和表达形式带进课堂之中,以此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或是利用一些优美的古诗词来当做开场白。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可以采用人物激趣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通过榜样,能够更好的激发我们不断前进。纵观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的热情,是因为其不了解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的意义。而针对这样的情况,人物激趣法则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通过教师所树立的学习榜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使其明确参与语文学习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意义。此外,在使用人物激趣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增加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来强化人物激趣法的作用。可以采用景物激趣法。教材中的文章,有许多是描写景物的优秀文章,既有寥寥数言便将人带进文章所描写的环境之中,又有浓墨重彩的展现景色的优美支出,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对于这些文章来说,其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其所描写的环境当中,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文字旅行”,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仔细的品味文章的字词句,全面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为开展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然而,如果不能够正确的使用课堂讨论,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会阻碍创新教育的开展。因此,必须合理使用课堂讨论。找准开展课堂讨论的时机。课堂讨论并非随时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语文知识产生分歧的情况下使用,这样才能避免其演变成为“茶话会”,才能发挥课堂讨论的应有作用。掌握课堂讨论的形式。目前,常用的课堂讨论形式有自由辩论式和提示引导式。自由辩论式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而后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各抒己见;提示引导式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无论是哪种讨论方式,教师都必须做好总结工作,并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好课堂讨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邓时彬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南海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