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前言
高职院校是培育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我国输送诸多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改进。特别是在近些年,我国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在高职院校要适当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数字经济视域下,切勿松懈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必要性
数字经济是伴随着当前蓬勃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高职院校的传统的教育模式要逐渐向着时代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向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必须要进行改革。因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各种创新人才的需求越加明显,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它促使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的互动能力等。为此,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和研究,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1]。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伴随着我国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规定的相继出台,为高职院校指明了发展新方向、明确了育人新使命,需要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以全新的思路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去实践和摸索,以求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改革和研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一定要结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的背景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要积极探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不断寻求新需求和新发展,只为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把人才创新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连接,为我国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数字经济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明确育人新指标、教学新目标,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充分重视起来,让每一位教师职工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放在心底、印在脑中,更要匹配相对应的考核机制,使得该项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清晰,进而激发教师职工的斗志和热情,培育更具责任心、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进而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出色的、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以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新经济的变化。
(二)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需从教学内容入手,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在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安排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出优化和改进,制定出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关注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以及课程的操作性要强,要充分融入当前的数字经济的各方面内容以及一些信息技术的内容,在保证教学内容可以顺利实施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革新和升级,在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坚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比如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当前的数字化趋势,从而结合实际制定新颖教育方案,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四)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手段伴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其和教育的相互融合越来越紧密。在目前的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维及思路还需及时转变,不断朝向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路方向过渡,进而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如当下时兴的翻转课堂、网上课堂等都可以适当的应用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并借助新颖与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还可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大数据、网络技术等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五)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高校所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最后都要进入社会,接受来自社会的考验。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也不可避免,基于此,为了培育更具社会适应性的人才,以及培育更适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还需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机会,进而磨炼能力、扎实理论基础、积累经验,为今后步入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做好万全准备。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可借助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契机,将学生引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磨炼,实现真正创业前的“热身”。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水平,高职院校还可加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便捷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做到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可提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事业和各种工作中,从而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此同时,有经济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凭借自身财力和各方面条件,构建“互联网+”产业平台,主题与内容完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提供空间,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信心和决心,为他们将来的成功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在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优势和大数据优势,搜集更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教学资源,在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之后,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可以适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还需学会利用企业优势、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挖掘现有教师的潜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增强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真正教学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出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五、结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状况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要继续进行深化和改革,这是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虽然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只要万众一心,一定会顺利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11.
作者:陈丽敏 黄雨 刘金平 单位: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