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科技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0 02:30:00人气:511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本文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状况入手,具体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现状,调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失调、学习就业压力过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一种可借鉴、具有普遍规律特点的大学常用教育模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社政厅【2003】2号)中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从原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情况和问题”提高到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1]”。面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客观必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为全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方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来看,一方面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充分认识,并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采取诸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举办相关讲座等措施,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因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由政治课教师或辅导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不等于个别谈心,心理治疗也不同于做思想工作,势必造成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疏导,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很不完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地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上来说仍然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也是敷衍了事;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上来说,无非就是讲座、咨询、选修课,没有任何创新模式,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排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造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的变迁。也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上大学之前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处处受到照顾,来到新的环境中生活方式、教学模式等诸多的问题都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冲击。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他们应付一切生活琐事,这些都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2.人际关系失调。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人观念意识强,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和交往经验,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或室友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极易产生沮丧、痛苦、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这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2]。3.学习就业压力过大。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完成学校的各种学业外,还要考各种证件和等级证书以及找工作时的迷茫,一次次的求职碰壁等问题,都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的根本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变“管教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场所,对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启迪心智发展,传授知识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要依据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发展理念,构建适合自身院校特点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从以发展的视角对学生管理目标和内容进行重新定位[3],站在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还要遵循高校学生心理认识的规律分类引导,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次的管理和教育,将学生管理工作贴近学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进行转变,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从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从学生自身发展考虑,根据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逐步变为服务式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最佳效果和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变浅层次管理为深层次管理深层次管理的特点同单位实际、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说服教育、思想疏导、政策导向、文明建设等途径,迁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深层次管理要求领导要有超前意识、超常的分析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多维度的思维方式,还要敢于改变旧的传统管理模式,确立新的全方位管理方式。高校要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交往的发展,还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最终目标。学校管理工作如果只是“面上管理”而忽视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很可能从心理问题演变成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到学生人格健全和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治疗、优化心理品质的能力,并学会利用这些来对自身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和维护,围绕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个性的平台[4],打造“深度管理”,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变“条块式管理”为“项目式管理”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大都采用传统的“条块管理”,各科室、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表面上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却存在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的问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项目式管理能够联动各方共同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项目式管理是对传统“条块式”管理的创新,给学生管理提供创新平台,弥补了传统组织方式的缺陷,使职能管理更加优化,使整个组织形态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5]。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灵活多样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可以对各科室、各部门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从而形成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五、结语

总之,高校建立以自己学校特点为基础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既是践行现代教育理念,服务大学生的必然路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6]。针对高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变“管教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定位学生管理目标和内容,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次的管理和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变浅层次管理为深层次管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治疗、优化心理品质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变“条块式管理”为“项目式管理”,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随着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状态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教思政厅,2011.

[2]唐柏林.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版),2004(5).

[3]赵川林,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刘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喜与忧[N].中国教育报(新闻视点),2011(9).

[5]王芳,李国保.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2011(3).

[6]侯玉玲.和谐校园构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作者:孙强 刘婕妤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