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作业的实践
[摘要]作业层次设计是指作业结构和内容的弹性优化。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分配不同难度的作业,目的是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实践
一、在作业设计中实现分层
通过问卷、测验等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物理教师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对学生学习基础、态度、习惯和个性、智商、爱好等进行了解,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提供依据的角度做好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和作业分层的设计。如在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中蒸发现象的教学中,把生活中存在的物理变化与属于蒸发现象的物理变化区别开来,把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作为改进练习,就其关系写一份调查报告,是一个基本的练习。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关系,西北地区与植树造林的关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练习,是给具有较强的理解力、智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进行练习的,前者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后者可以选择一部分来做,满足基本要求的学生应逐步提高其要求,从而在质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对学生中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应及时给予反馈、调整和鼓励。通过反复的面对面练习,学生可以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继而和物理的运算结合起来,使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
二、依据作业特点实现分层
遵照初中物理的作业特质,策划符合差别特征的作业分层。如按照家庭作业的类型和内容,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在课堂上,对理解技能不高、成绩不好的学生安排作业可更多些,便于其在做作业发生障碍时能得到教师帮助。此外,按作业本身要求实行分级。如在设计九年级物理“电功率”作业中,掌握电功率的基本概念是对学生的较低要求,因而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就可以这样:在灯泡中标注220V40w标识了什么规格,人们常说额定电压表示什么,根据电功率公式,可以进行基本计算。如果学生对电功率计算的掌握是中等作业就要如此设计:220伏是灯泡两端电压,该灯泡的耗电量在十分钟内为2.4×104焦,电流是多少安,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电功率是多少。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可以让学生完成的作业依据物理的图表分析进行,教师可以按照已经知晓的条件设计一些深化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需要进行较为艰辛的探索和思考才能完成。
三、在创新设计中实现分层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物理现象和物理关键知识来自生活,与生活紧密关联。教师通过实验的手段诠释教科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现象看事物的实质,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立异。每个学生都有额外的学习优势和不相同的兴致,教师理当用心策划作业类别,让学生取舍适宜,正确选择。如“气体的压强”这节在学习后,关于作业的形式教师可设计三种:一是去互联网搜索使用大气压力的实例;二是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不用水银,换成水做实验,需要多长的玻璃管进行计算获得;三是写一篇短文,中心问题是假设大气压缺失了,想象世界会发生哪些问题,400字左右。三问题择选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问题的类型。这样的作业设计凸显了新课程的重要思想,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回避,积极正视,让学生的能动性尽情的发挥,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分层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摈弃题海战术,使学生更加注重基础,不必担心每天完不成作业,也不必花很多时间在某个科目上;使学生选题恰当,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安排的有效性。在初中阶段应用分层方法安排物理作业,是根据当前作业完成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它可以改善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理作业的实际设计效果,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及时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潜能,使物理分层作业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取更实际的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俊峰.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3).
[2]陈煜.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2015(16).
作者:翁建锋 单位:江苏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初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