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能力,文章首先对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技术环境、人机关系、教学评价机制五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中学;物理教学
一、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概述
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是依托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在教师的指引下,帮助学生积极探究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这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1]。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源优势整合,代替传统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不足,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网络信息环境下,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寻求教学创新模式,参与教育理念转变和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构成包括五个因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技术环境、人机关系及教学评价机制,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并构成教学结构。所谓网络信息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是指借助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形成稳定的教学目标、结构性和程序性操作范畴。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是将教学理论、目标及环境、操作、教师学生互动等信息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活动,与一般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区别,它结合了网络技术和人机交换技术等要素,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特色,不再是简单地将各个信息要素罗列、拼接起来,这样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2]。下文将基于网络信息环境对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以此突出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理论基础
中学物理网络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学理论教学理论和探究性教学理论,构建该理论体系是以学生为主要研究目的,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掌握,达到充分认知物理知识的能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信息课件构建的物理教学实验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资源,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下虚拟仿真技术实验物理实验仿真,体会中学物理知识和规律发生的过程,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架构。
(二)教学目标
网络信息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探究物理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利用物理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求知欲,这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能通过网络学习,激发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其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技术环境
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实现的,但实现的角度不同,中学物理教学模式能从应用性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让教师和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和能力。1.背景资源库。教师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知识的传授时,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背景资源库,了解近期学校针对物理学科进行的目标任务和资料知识总结,学生通过对资源库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在背景资源库中,教师可以提前将物理知识上传到学校背景资源库,学生实时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背景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充分理解课堂知识。2.网络课件的使用。学生可以利用网上的教学课件,从整体教学任务和目标上把握方向,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为学生指明学习物理的方向,将教师的课件和物理课本中的知识练习起来,进行充分的吸收总结,按照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3.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中学物理的关键所在就是物理知识的掌握,可以结合物理实验室进行学习,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利用物理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所以物理与实验是分不开的,物理实验是重中之重。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室教学,让课堂教学变成了活泼的物理实验室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自主完成实验,体会探索实验室的物理规律,可通过一些基本的虚拟实验现象,制作成视频、图片,学校采购虚拟实验教学设备,让学生看到这些奇特的物理现象,亲手改变实验数值和参数,动态观察物理实验现象,这对开发学生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帮助。4.智能化题库。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测试题目,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题目掌握书本中的基本物理知识,同时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错误题库,分析其中重点讲解的物理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学习成果,通过题库智能化,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在哪些知识方面是欠缺的,哪些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能够充分考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5.相关主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的实现,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供的一些主题网站进行学习,通过主题网站,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网络学习网站,让学生与网络上的名师进行互动交流,让互联网知识丰富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技巧,使学生受益。
(四)人机关系
网络信息环境下物理教学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学生、教师、计算机及物理之间的角色转变。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是网络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学习资源经过教师的筛查、设计和控制,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积累,学生又是情感体验和信息加工的受益者,知识体系的构建者[3];教师是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创新的实施者、是教学任务的担当者、知识体系的架构者、知识信息的传播者;计算机是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及校园网、因特网为主要技术构成的网络教学系统,承担着辅助教师物理教学的作用,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物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情感的表达,扮演着学习者和外界的沟通工具。
(五)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应是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物理资源的教学评价,重点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及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平时多积累物理知识素养。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因为难以实现统一的教学评价机制,所以,教师要从面向过程、合作参与及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如面向过程是对学生物理学习的追踪观察,是学习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合作参与是协调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桥梁,重在协调和再学习;多元评价是个性化、多维度参与评价,通过多方面综合评比,进行多角度评价。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究性创新,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另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要重视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研究,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将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基于信息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11):48-49.
[2]郑志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9(21):155.
[3]鲁云龙.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探究:利用“反常”现象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4):50-52.148
作者:赵秀玉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中心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