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电算化论文 > 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

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 

日期:2019-04-11 03:04:32人气:1837

摘要:近年来,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高校结合经济转型的背景,培养符合时代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后备人才。会计电算化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及观察法对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现阶段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应用型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一、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

与学术型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应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在进行教学大纲编写时,应与学术型高校教学目标进行差别化设计,找准目标定位,准确地对应用型高校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应用型高校着重培养职业技能,目的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能够尽快地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更好地胜任工作。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与学术型高校进行区分,导致教学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出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定位感。

(二)教法单一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采用“教师演练――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虽能系统的传递知识,但是普遍存在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通常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安排的知识点,按照书本及教师的授课安排进行上机操作,无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相关课程举一反三的技能,脱离书本后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在工作岗位中无法独立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应用型不明显

作为应用型高校,要以应用为抓手,突出办学特色。而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仍采用课堂面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不能全面凸显应用型课程特点,无法真正体会实际工作中财会领域内各模块、岗位间的关联。学生在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中遇到突发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判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计算机基础层次不齐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交叉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基础会计及会计手工帐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学生计算机能力良莠不齐也是现阶段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这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练习时间及课程难度的把控是一个挑战,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对计算机熟练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统一教学,对于课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前沿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带学生参加大型会计电算化比赛、活动;定期参加相关软件前沿知识讲座;培养双师型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化经验,为教师创造多元化的进修培训机会。有利于丰富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融合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帐、出纳业务实训等相关课程相融合。运用相同教辅资料的或是系列教材,进行课程间相互交叉。使学生能够从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会计手工帐知识、出纳实训知识到会计电算化知识,形成系列课程,做到多维一体全方位立体式教学,用同一套教辅资料或是系列教材感受会计手工帐、会计电算化、出纳业务实训等相关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别,使课堂更加生动,贴近实际,应用性更强。

(三)加强应用

在日常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参加比赛、实习、模拟、进行岗位体验等方式加强应用型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创新形式,将课堂模拟成为办公场所,分组进行岗位体验,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与练习,利用案例教学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编写教材

教师可以依据应用型高校特点编写教材,因材施教,整合教育资源,将基础会计、会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出纳实训等相关课程打造成系列教材,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公司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从不同的课程中进行学习。利用基础会计夯实理论知识,利用会计手工实训、出纳实训等课程进行手工帐处理业务资料,再利用同一套业务资料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通过对比性学习,增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认知,巩固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增强应用型教学的实践。

三、结语

应用型高校转型任重而道远,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方面共同配合配合,培养出符合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后备人才。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熟练的运用与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

[3]韩张娜.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J].教学实践探索,2016(7).

作者:田家玮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