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项目教学下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摘要]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根据预防医学课程特点,以学生参与项目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临床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在项目驱动教学应用过程中,学生参与项目的主动性与关切度很高,30.67%的学生选择多地点学习模式,现场检测、课堂操作、现场实习的学生分别占24.68%、20.08%、24.68%。研究结果显示,项目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预防医学;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是临床学生的必修课,主要研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传统实践教学通过问题确定研究目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学生思维定向化,创造力受到制约[2],缺少与实际预防医学工作相结合的机会。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科研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3]。本课题以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为对象,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构建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结合理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将环境与健康理念贯穿于今后的医疗实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预防医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及相应的实践能力。项目于2019年3月―6月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临床专业中实施,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对知识点讲解后,利用学生课外活动与实验课的时间进行项目实践,再回到课堂讨论互动。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按照整群抽查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1086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回收1001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
(二)研究方法1.项目的提出方法。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二、大三临床专业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具体教学项目为主线,学生全程参与,结合学校地理位置与教学资源特点针对性选题,设计用于驱动教学的项目。2.项目的运行过程。为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水环境调查以校内琴湖、喷泉和自来水作为教学素材,由调查组成员完成水样采集工作。利用ZYD-FZJ重金属检测仪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判定水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再利用漂粉精溶液对水样进行消毒,观察半小时后水中的余氯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调查”由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学生以自身为研究对象,记录前一天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进行比较,分析自身膳食摄入情况,按照合理营养的原则改进自身膳食结构。通过问卷星对参与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
二、研究结果
(一)水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学生对学校周围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水样采集和实验室检测,针对采集的水样进行饮用水净化和消毒操作练习。利用ZYD-FZJ型检测仪对琴湖、喷泉和自来水中铅、六价铬、镉、汞、铜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三种水源中的六价铬和铜含量正常,铅、镉、汞超标,可见学校周围水资源的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应以铅、镉、汞为主。
(二)大学生膳食结构调查为改善大学生日常膳食结构,以学生自身为研究对象,对每日摄入的食物进行记录,计算各营养素、摄入热量以及各营养素比例,结合体力消耗和身体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进行比较,发现大学生群体不吃早餐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日摄入的食物种类达不到指南所要求的12种以上。按照合理营养的原则进行食谱调整,将三餐供能比例调整为3∶4∶3,增加日摄入的食物种类,膳食以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三)实验课程改革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6.36%的学生选择实地现场调查为主要教学内容,实验室检测、案例分析、科研设计和综合各占19.78%、8.39%、5.69%;68.36%的学生认为实验操作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好,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模拟科研实验各占6.19%、8.59%、16.78%;30.67%的学生选择综合现场、课堂、实习多地点进行学习,现场检测、课堂操作、现场实习各占24.68%、20.08%、24.68%。
三、讨论
为秉承学校“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探讨项目驱动下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预防医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创新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学生膳食调查以学生自身作为研究对象,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项目总结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了极大满足感和成就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更注重技能操作和实地现场调查,可见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学生最需要的;对于教学地点的选择,更多的人选择综合现场检测、课堂操作、现场实习等地点,因此教学地点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场所都可以作为教学场所。综上,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以现场教学和现场实地调查作为教学重心,实现课堂操作、现场检测、现场实习多方面综合学习。
参考文献
[1]田玉慧,卜勇军,吴辉,等.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05):151-153.
[2]王安世,朱丽君,方正美,等.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5):1922-1924.
[3]赵志娟.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9(11):79-81.
[4]王凤香.“项目驱动法”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统计学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21-122.
作者:陈路路 张建华 孙林清 刘科良 田玉慧 单位:新乡医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