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选择深化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中职院校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质量优、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汽修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不断深化课改创新,采用更为先进的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方式及管理上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模式。
关键词:多元选择;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为适应课改要求,设置课程体系需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现如今,汽修人才不但要掌握过硬的基础操作技能,还必须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1]。传统的汽修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必须经过多元化手段,不断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才有可能完成教育目标,使得中职汽修教育更为科学,培养出适应时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1专业课程改革
1.1改革课程内容
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2]:(1)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明确其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适用的教学方案。(2)摆脱原本教材的束缚,使课程更为灵活,从而实现教育的动态化变革。(3)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和专长,从而采取差异化培养。(4)加大学生实操课程所占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其课程体量进行扩充,使得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5)把原课程体系里科学性不足或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予以摒弃或改变,使得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课程精品化。
1.2课改遵循原则
首要的一步就是迎合汽修市场的需求,对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人才教育目标予以调整。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职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把控汽修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动,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划进行动态的调整,真正做到教育动态化,从而使中职院校该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与企业的需求相挂钩,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根据具体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3]。中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也要充分考虑地域性这一特点。帮助学生依据所在地域汽修市场的技能需求,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出发点,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促使学生成为综合性专业人才。
2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2.1科学设置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它对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学模式、进度安排以及评价体系等,都给予了一定的规范。为了使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要就是依据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为出发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具备专业的汽修水平以及动手能力是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也越来越注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个教学大纲进行设计之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使中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从而可以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企业对于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所以教学大纲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企业所需人才的需求,对大纲进行及时的优化和调整,对汽修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等,进行实时的更新,促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并加大对其服务思维以及自己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能更快的适应社会,达到岗位要求[4]。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让他们对汽车相关的工作原理以及常常发生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实践来获得专业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总结,形成实践笔记,从而促使他们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加扎实。
2.2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结构至关重要,它能够决定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所能获得的知识内容,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整个汽修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也是学生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课程结构在设置上要以汽修岗位的真实需求作为依据,所涉及的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都必须有相关的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规划之中,课程改革的原则始终是以职业为导向。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其教材的内容更新还比较缓慢,与此同时,不同课程内容之间也存在一些重叠的部分,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老师必须要仔细分析教材适应性,对于现如今人才培养不适应的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对行业涉及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适当增加,进而达到优化课程内容的目的,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核心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的划分多种多样,以下是某中职院校的客车规划,可以作为参考[5]:(1)理论知识,这是汽修专业所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全面而明确汽修知识体系,帮助对汽修原理的深入理解,经过不断丰富和储备理论知识,使其对汽车故障产生较为准确的判断力,从而掌握汽修专业技术。(2)岗位实践,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可以说是整个课程体系里最为核心的部分。通过创设多元化汽修实践氛围,使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控设备检修与维修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整个操作了然于心。可以基于相关的检测和观察,判断出故障发生原因,可以熟练地解决客户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大幅提高。(3)电脑制图,这是汽修专业人才所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专业制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于各类专业图纸可以读懂,同时面对复杂情况,可以明白汽车相关图纸的细节之处。(4)专业计算,这是汽修学生也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帮助它们了解汽车的专业知识,尤其是面对高深的电子原理时,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相关数据计算。
2.3创新教学手段
多元化教改,在中职院校的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表现的最为突出。教学方法科学合理,能够基于课程内容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3.1任务教学法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其课程是以汽车的各种故障维修技术作为核心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汽修的整个流程进行体验,可以把任务教学法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可以采取任务、进行实践和任务总结的形式,给学生自主实践提供条件和机会。以发动机模块教学为例,可以首先让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同时将维修案例给出,接着安排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在教学平台中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发动机故障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并制定任务计划安排。在进行任务实践时,把学生带到实训基地之中,完成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发动机故障的实际原因及故障位置,并对整个故障判断的过程及操作,做进一步的总结。最后,要对任务做评讲,由各组展示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对他们做统一点评。要及时总结并补充任务进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重点知识。
2.3.2一体化教学法所谓的一体化教学,其汽修相关专业知识所讲授的流程是完善的,开始于引入式教学,结束语教学评价,它能够帮助学生将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同时还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评价。举例来说,在对变速箱故障原因教学时,这节课程所述教学重点可由具体维修案例来引出,接着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图例及模型来详细讲解变速箱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可以及时巩固该节课程的重点知识,使理论知识变为实践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还需要对教学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专业技术考试或者组织校园汽修大赛的方式,通过创造真实的环境来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2.3.3优化课程评价所谓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能力,也是评定教改成果的重要手段。摆脱原有的仅依据考试来评价课程教学的方式,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之中,记录学生课程表现、执行任务情况等,同时给予评分,把定期评价转变为日常评价,从而对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并及时调整。前面所说的专业技术考试或者校园汽修大赛等都可以用作课程评价方式,客户客观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情况。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对汽修市场动态变化做到了然于胸,课程评价的核心便是培养汽修人才的专业技能,促使学生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使职业选择更为科学合理。
3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的发展整体都朝着智能化、技术化的方向进行,这使得汽修也不断引入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这就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个人的专业能力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就必须对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教育方式及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为汽修行业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亦文.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93-94.
[2]李彩英.浅谈中职汽修专业建设――推进汽修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343-358
[3]姚明奇.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基于复合型汽修人才培养的视角[J].科技风,2018(32):58.
[4]秦金桃.校企合作促进中职课程改革的探索――以汽修专业为例[J].河北农机,2019(04):58-59.
[5]张伟.浅谈中职汽修课程改革下汽车改装课程的引入教学[J].才智,2018(09):161.
作者:孟兆斌 单位:泰安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