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研究
摘要:高中数学是理工科课基础学科,其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与未来工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行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吸收的西方教育模式的优势,由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西方的教育方式对我们而言虽有可取之处,却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学生,所以们国家未来数学的课程改革应该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吸收国外优势,最终形成拥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体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一、以前及现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2000年之前,我国基本保持着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创痛思想观念的影响,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太大,学生缺乏了展现自身想法的勇气。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从小就给学生灌输了数学死板这样的观念,导致了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了错误的认识。2004年,可能由于申奥成功的关系,使国人对国外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接触,教育部门先后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文,勇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来很多人以为这个好的开端会带给我国教育体制天翻地覆的变化,可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学校,这次课程改革刚刚开始就偃旗息鼓,使得这次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变得“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数学这个在大家眼里本来就比较死板的学科,本次课程改革的成效微乎其微。在近几年中,教育部门在之前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又推行了一次次的课程改革,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数学的教育模式上并未取得太大的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观念深入任性,在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下,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补课班、奥数班、特长班等课外补课方式逐渐盛行起来,警官教育部门尽量劝阻,却无法阻止其日渐扩大的趋势。这样的高强度学习环境,使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效果与学生付出的努力却不成正比,甚至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成绩下滑,讨厌数学等负面效果,使得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的兴趣直线下降。这个学科真的就这么死板、无趣、难学吗?数学教育难道就真的没有出路吗?
二、未来数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及其可行性
要改变高中数学教育的难题,首先得改变学生及老师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观念,应先从教科书开始,多融入现代生活中的元素,把当代高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用到例题中,例如几何中常常引用到的泳池和水可以换成硬盘及其中的流动数据,各种动物换成机器人和各种现代机械,或者将一些重大新闻中的数据引用进去。教科书的改变工作量较大却也收效甚微,但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确实改变数学教育现状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改变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结合现代思想观念做出划时代的改变。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很多学校鼓励学生自学并由学生讲课,期间其他学生发言之处不足和错误并适当补充,老师再做最后的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推广的。可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毕竟多数人觉得数学难也不可能是无的放矢,随意在推行这种学习方法时也需要做出适当的变通。可以在学生讲课前,组织学生对预讲课程进行讨论,老师做出简要的补充,然后再有学生讲课,这样不但能减少学生讲课中存在的错误和遗漏,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课堂时间的浪费。所以讲课前的讨论总结是极其有必要的。由于教科书更新难度较大,所以学生能接触到的习题中也会很少出现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在每个学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出题,由老师汇总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髓,这些试题可用于阶段考试或学生的课余练习,再组织学生对老师挑选的例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教师因常期教学养成的思维定势进行补充,其中也必定会有一定的经典例题出现,弥补教科书不便于更新的不足。虽然部分学校部分学校推行了学生上台讲课的方法,但绝大多数老师只是让个别本学科的尖子生进行讲课,这其中有降低出错率的考虑,但对于推行学生上台讲课的学习方法来说是不可取的,首先,上文说到的讲课前由学生进行讨论,本就减少了学生讲课的出错率,并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作出了补充。另外只有个别学生上台讲课,对于一直没有体验亲自上台的同学来说与听老师讲课其实并无区别,长此以往并没有起到提高学期兴趣的作用。所以推行全员上台讲课才能达到这种教育方法的真正目的。由于高考体制及一些其他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大多数老师只注重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有老师或学校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情况,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除了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让学生在学校就戴上有色眼镜看人,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古圣贤也曾说过有教无类,所以老师要起到带头作用,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扬长补短,同时全员参与下也能为学生在解题中提供更多的思路。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且永无止尽的道路,而数学的课程改革也是改革中的一大难点。我国众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意味着高考体制还要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高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关乎一生的选择。在这个经济大增长,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理工科的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所以数学课程改革关乎着每一个学生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高中数学教育会随着时间渐渐完善,最终形成拥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数学通报.2001(11)
[2]夏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讨,数学教育学报,2001(03)
[3]黄炎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8)
[4]吴娟,对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1(06)
作者:李泳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