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10 10:15:00人气:673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反馈的应用等都与以往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笔者工作实例,探讨一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
地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与语文、数学、外语这几门学科的一样的共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改革。教学内容逐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学生学习更加的主动。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1.教学不受重视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学生,他们自身认为地理课时一门副科,和主科相比,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学校认为地理课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科研力量去让开拓。家长认为地理无非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规的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哪些省份、哪些国家等等,学好学不好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无关痛痒。许多学生也受到家长的影响,不重视地理课堂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讲,还是课后作业完成,都不积极主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地理课整体水平发展缓慢。
2.教学设备落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落后。地理是一门文科性学科,但同样有许多理科内容,可以说地理学是一个融汇文理科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精彩的展示给学生,教师需要借助如地质缩微模型等各种教学设备来进行。但由于教学不受重视,学校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够,教师只能将常规的教学设备如地图、地球仪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感到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课本内容掌握的不牢固。
3.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生课中记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方法使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受听的模式下。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主动的去学习探索,他们的学习思路一直是跟着教师走。这就丧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效果上,还是主动探索的认知上,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4.教学内容陈旧
地理是一门在内容上逐渐变化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影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中总是感到内容滞后,有些内容还往往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真正掌握。初中地理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地理方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陈旧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钻研地理知识的好习惯。二、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的转变
1.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更新、发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国能源分布这节课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投射出中国的能源分布图,然后把各省份蕴含的丰富的能源在这个模拟地图上展示出来,学生直观的可以了解到中国能源的分布,还能够使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学到哪些能源在中国的某些成分分别多,哪些能源在中国的某些省份分布少。教师除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分组、课堂模拟训练等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和谐,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热情被点燃,兴趣被激发,教学效率大大的提升。
2.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除了课本内容外,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想、所要来自由的寻找自己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相关地理元素,想更进一步的学习世界各国地理风土人情。教师通过网络查询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对比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提高,使学生无论在学习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汶川地震、雾霾、日本大海啸等常见的问题进行拓展教学,开展专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愿意去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
3.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一个能够反应学生课堂学习好坏,并从中总结课堂经验的重要渠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反馈不重视,往往对其视而不见,从而无法给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总结和定位。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初中地理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反馈,并对教学反馈中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整个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三、结语
初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地理教师要不断地将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方位地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深入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地理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辅助,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整体提高。参考文献:
[1]周鹏程.对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2]杨希铜,张清.基于新课改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1孙永江 2魏茂娟 单位:1.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初级中学 2.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中心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