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改革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29 22:24:00人气:404
摘要:旅游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对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各大高校非常重视对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在旅游管理专业每学期都开设“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频繁现出很多问题:理论教学为主,课堂是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授课的形式单一,学生学后不知如何运用等等。所以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旅游服务礼仪”教学改革措施,详细阐述五种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改革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优秀的人才更是求贤若渴。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了迎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必须培养适合各大旅游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各种类型的课程中,“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设置,显得更加重要。这门课程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塑造、完善个人形象;提升企业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旅游服务行业培养知礼仪、懂礼仪、遵守礼仪规范的优秀的应用型旅游服务人才。这门课程针对性强、实践性明显。一、“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实背景
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硬件旅游服务设备、设施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对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依靠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胜任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景点景区讲解和旅游行政管理的服务型人才。所以展示良好的服务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展示个人的良好形象,增加服务竞争力方面至关重要。
(三)市场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薪假期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来源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各行业竞争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学习“旅游服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四)专业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要深入到一线的企业当中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才能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实践教学环节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与学,理论联系实际铺设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同时使任课教师真正走出课堂,了解旅游行业的真实的问题,提高旅游管理教师的专业素质。[1]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较弱,进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旅游服务礼仪”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大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将“旅游服务礼仪”设置为选修课程,在课程的安排上以理论讲授为主,原来的“礼仪服务礼仪”课程一学期16周的课时,每周2小节课,由于场地和师资等客观上的原因,根本没有实践环节,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二)日常教育管理松懈
从旅游管理专业的日常教育管理来看,“旅游服务礼仪”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肤浅服务形式的教育上,根本没有什么“礼仪社团”、“礼仪协会”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组织的课外活动,所以学生得不到实际锻炼,与社会的服务类企业联系也很少,所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服务技能、服务技巧和应变能力极其薄弱,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礼仪素养教育欠缺
首先,很多院校将礼仪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选课,学生自愿选择学习,这样导致无法对礼仪知识深入、系统的掌握;其次,教学资源不完善,许多院系没有专门的礼仪课程实训教学的教室,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而大多数的教室都没有多媒体,这样同学们只能单纯地听任课教师讲授礼仪知识,缺乏直观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有些教师本身也是半路出家,教师素质本身就不达标,这些非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明显带有原专业的色彩,而大部分教师在仪态示范课时,自身的形体和示范就不符合标准,很难给学生以正确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四)没有统一的旅游服务礼仪教材
作为全校公选课程的礼仪课,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是任课教师讲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听什么,知识体系混乱,不系统、不完整;专业课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教材,也不统一,每学期都换教材,致使每届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学习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不一致。而其他专业开设的“旅游社交礼仪”、“旅游营销礼仪”都是临时确定教材,也是频繁更换。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据来讲授课程,频繁地更换教材,学生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这门“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在大一开课,其他的学期,就不再开设了。相关的礼仪课程也没有开设,学生大一学完,到大三或大四毕业时,基本的知识都遗忘了。
(五)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与实践教学脱节,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讲课模式还是以“满堂讲、独角戏”为主要的模式,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旅游服务礼仪”的课堂教学只是单一地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上,教师用空泛的理论传授知识,学生单纯地记笔记。单纯的授课方式,“问答式”教学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仅仅是观众,没有演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不复存在,理论知识只是浅层次地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谈不上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最后出试卷,考核形式单一,仅仅以理论考核为主,缺乏实践环节的成绩。学生以追求打高分作为他们结课的标准,严重忽视了参与实践的重要性。[3]
(六)校企合作机会少
高等院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的合作企业。学生学习的知识无处用,时间长了,就忘记了。在校期间缺乏“仿真”的模拟场景,另外,也没有企业愿意长期合作,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的人才出现了脱节,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三、“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改进措施
(一)“旅游服务礼仪”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从大一入学的第一学期,学习礼仪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二学习专业礼仪知识,引导学生热爱专业课程,大三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旅游服务礼仪”课程设置成专业必修课程。
(二)成立礼仪培训学生社团组织
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积极鼓励其他专业的爱好者,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定期举办大型的服务礼仪表演或礼仪竞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礼仪课程
首先,解决专业师资队伍的问题。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必须把知识学扎实,要到相关企业进行岗位培训,把企业需要的相关人才培训的需求带到课堂上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学生也感觉学有所成。其次,把各个系院开设的跟礼仪相关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也要求所有的在校生(各个专业)在校期间必须学习一门必选的公选课“礼仪训练”。提高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把全校学礼仪的思想意识深入贯彻下去。最后,建立健全“礼仪训练”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形体训练房,保证所需的设备、设施齐全。开设的礼仪课程一定要用多媒体授课,保证图文并茂,既形象又生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确定一套好教材
首先,专业课程的礼仪教材,最好结合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而且要完整、有序,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确保其实用性;其次,礼仪课程最好每学期都开课,这样能引起学生重视,促进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五)理论和实践并重
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同等重要的。首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改变课堂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1)参与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课堂讨论、指导训练、讲故事、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4]
(2)案例教学模式。这是比较容易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讲授典型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或学生自己来讲解相关案例,让其他同学去理解、感悟,启发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或相关的知识点。[5]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首先以相关的任务为依据,分相关的几组模块来组织课堂教学。将相关的内容放在一块,以一定的任务为目标,让分组的每组学生来完成既定的任务,最后教师整合教学内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模拟导游礼仪的训练,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6]
(4)实践教学模式。“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校园内成立的各种社团、协会,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比如:酒店接待比赛、导游服务比赛等。还可以到企业去参加义务的宣传讲解,真正地学以致用。
(5)专家讲座教学模式。聘请旅游服务行业的专家、经理现身说法,讲授相关的实践知识,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另外,在课时量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教学模式,或“讨论式教学模式”等。
(六)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一定的知识后,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再重返课堂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发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人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锻炼,知道自己哪方面知识欠缺,重返课堂后,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旅游服务礼仪”这门课程根植于中国礼仪文化传统教学,立足现代旅游服务业。使当代的大学生从准职业人到职业新人,再到专业能手迅速成长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现代教学改革的潮流要符合时展的需求,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知识渊博和实践能力强的新型应用人才。参考文献:
[1]马宏宇.新旅游服务礼仪教学方法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35-136.
[2]符江红.《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实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1-133.
[3]刘坤梅.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西藏教育,2014(9):43-46.
[4]伍艳玮.论高校“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4(5):150-151.
[5]谢芳.案例教学方法在旅游服务礼仪课的具体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48-150.
[6]韩枫.《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0(10):70-72.
作者:方荣辉 单位:滨州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