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明确职业定向性技术应用型的专业化人才,而《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程,已显现出其中的地位及作用,但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发展,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都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区施教,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中急需探析的问题,下面就从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努力探析《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全面强化综合实训,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及团队精神,达到配合该专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的目的。
1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考证与教学兼而无效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选用基于用友财务软件或金蝶财务软件的各版本的教程,教学过程基本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系统为核心,报表为终结,最多增加薪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周课时为4课时,总课时为72课时,全班五十个学生左右,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一个教师授课,教师得随时解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各种操作问题或系统问题,一学期下来,已经很紧张了,欲兼顾考证针对性的教与练,只能是教而无效,学而无成。
1.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育教学成效不高
《会计电算化》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条件好的院校基本已经实行人手一台计算机机,有了较好的硬件条件,教师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但整个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不够,学而忘,学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一到工作岗位,就会出现一片茫然,似是而非的现象;再者,由于整个教学的连贯性极强,对于学习主动性差、接受慢或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出现跟不上而放弃的厌学的心理,进而影响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严重违背内涵式教学的宗旨。
1.3考核方式以知识点为主,能力目标不突出
考核方式往往是目前高职学生学习的导向,目前考核期末一张试卷式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平时学习的动力,使部分学生报了更多的侥幸心理,因此制定更为合理的考评体制,是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推手。
1.4教师行业实践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策划者与实施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我国目前没有培养职业教师的职业体系,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因此没有该行业职业的过程,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是致命的阻碍,职业院校如何提升职业教师的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与前景。1.5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自制能力不强高职学生是高考的最后录取学生,大量学生存在治学不严谨或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学习失去了信心,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不能持之以恒,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如何在教学中克服学生学习的诸多心理问题,则是取得教学长效根本所在。
2市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要求
2.1财务软件操作技能
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条件,通过统计调查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软件发现,市场上各类财务软件繁多。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种软件的操作能力,而且应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2.2手工会计过渡过到电算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
我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处于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并行阶段,因此更需二者兼具能力的人才。
2.3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维护能力
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是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工具。企业的软件维护工作主要由软件销售公司负责,但一些细小的问题,比如设备连接、病毒防范、数据的安全等问题,对于网络时代的会计电算化人员来说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并为今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打基础。
3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实施建议
3.1教学内容的调整
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增加为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教学,第一个学期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为目标,以财务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重点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手段,根据学生人数情况,可配备一至二名教师,加强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督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教师可关注到每位学生,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解决,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宗旨。第二学期以供应链管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主要采取分组教学的手段,教学内容更贴合实际岗位,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好的学生可组队参加大学生技能大赛,提高学习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学院的声誉,为学院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3.2教学内容与技术的整合
第一,考评是调动现有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一纸期末试卷弊端重重,考评系统应能公正、公平地反应学生的德、能、勤,因此学院应积极投资购置相应软件的同时购买相应的考评系统,以保证教学内容能顺利地实施。第二,将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加以整合,可在第二学期期末的一至二周进行手工与电算化的综合实训,强化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认可度,满足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3.3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仅仅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院应积极开发新课程,如计算机病毒维护、打印机等外部设备与电脑的连接、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技术、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等相关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用技术,增强社会对学生的接纳度。
3.4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下企业锻炼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完善教学,因此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如现社会上的很多记账公司与其合作,可使教师得到锻炼的同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教学服务。另外可组建教研团队,整合资源,研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老带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总之,以上提出的改革措施是一个逐步实施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会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教学也必须随之而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作者:张晓玲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财政经贸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