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阅读心理及图书馆阅读推广
摘要:近些年,各个图书馆皆开始重视阅读推广工作的实施,将阅读推广作为提倡全民阅读、提升人们素养的主要手段,使其更为重视阅读,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推动终身学习及书香社会的创建,而如何长久维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形成持续阅读的好习惯,是图书馆全体员工研究的关键课题。本文根据影响中学生阅读心理与中学生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因素出发,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阅读心理;图书馆;阅读推广
阅读是人们增长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对民族而言是传承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养的关键途径。对于国家来讲,全民的阅读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个人而言,阅读则是提高涵养、陶冶情操的主要因素,同时阅读具有休闲功能,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放松身心、疏解压力,亦可启发学生新思考与新观念。
一、影响中学生阅读心理与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因素
(一)阅读兴趣。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喜爱的图书类别相对分散,出现频率依次有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经典名著、古典作品,而中外诗歌则基本没有。摒弃图书阅读的次数以及图书类型,根据出现频率图书作品来看,心里相对欣慰。因为,经典名著在中学生阅读作品中占据比例较重。然而从总体而言,中学生最喜爱的是言情、武侠、玄幻、悬疑等通俗类小说,体现出较明显的浅阅读化。通俗类文学所占阅读比例过大,而严肃文学以及纯文学缺少阅读,尤其是古典文学及诗词阅读十分欠缺,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中学生偏爱言情、玄幻、武侠等通俗类文学的特点极具感性化,受到理性的局限较少,亦缺少审美化,并且思想性远远不如严肃文学。过于阅读通俗类文学易形成低俗化,冲击并消解中学生的理性,大大降低中学生的审美品味。
(二)阅读方式。通过调查发现,纸质阅读依然很受大众推崇,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尤为喜欢网络阅读,认为网络阅读便捷、方便,能够充分运用零碎闲暇时间。由于我国2013年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上网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占据整体网民的比例接近一半,而占据青年总体的大部分,因此在调查前,多数人认为中学生均会选取网络阅读,身为潮流一族的中学生势必青睐网文阅读。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却并非如此,导致这种情况关键原因是电子阅读过于费眼,容易产生乏累,另一原因是由于网络阅读缺少情趣性。但是当前图书馆的资源状况却逐渐趋向电子资源,并且所占比例渐渐增大,因此中学图书馆需要思考,应对图书馆的资源运用状况进行调整,深入研究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所占比例的问题。
(三)阅读动机。众所周知,兴趣是推动学生实行课外阅读的关键动力,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增长自身知识、放松心情以及修身养性则是其次,通过对中学生阅读动机的了解能发现,中学生主流阅读动机相对积极健康,并且能够鲜明地呈现出中学生课外阅读侧重于个人兴趣,渴望增长自身知识,重视提升自身修养,注重心灵的愉悦与放松。然而,仅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具有查阅学习资料以及教师推荐与所学专业有关的阅读动机。阅读动机即指以阅读相关目标所引导、激发与维持的内在阅读心理活动与内部动力过程。阅读动机和阅读关系相对密切,其是直接促进中学生实行阅读活动的内部动力。了解并掌握中学生的阅读动机对中学图书馆日后的工作极为有利,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进而提升阅读服务水平。
二、中学生阅读心理与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一)好书可激起读者共鸣,对读者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当学生到图书馆借书时,常常带有一个特定的目的,即学生阅读的动机。阅读动机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是学生们阅读活动的主要内在动力,能够对中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亦维持着他们的阅读行为,并决定学生们的关注点。然而书籍如何能够影响到中学生阅读?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补充人类生理器官缺陷,来顺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外体器官,有语言才可组成文学作品,而且文学作品亦是将人们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所表达出来。与此同时,学生们在阅读一系列文学作品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体会,可形成语言、意识、思维、兴趣等现象。阅读文学的过程即学生们对作家在自己作品中倾注的情感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共鸣过程,对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形成一定影响。通过阅读,能够转变中学生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态度,或是激发某种高尚的理想,或是获取开心愉快的心情。当中学生们阅读一篇优质文章时,能够从中感受到文章体系的完整、语言的优美以及蕴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触发情感及意境,进而净化中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美的体会。
(二)了解读者心理,用良好的氛围吸引读者。首先,中学图书馆员应全面掌握中学生们的阅读要求和内心想法,真正了解他们所喜爱图书的类型以及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故而才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向中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或者推荐其所需要的书籍,使中学生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在为中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应做到三方面,其一,改变传统被动机械的服务形式,对中学生实行引导借阅。比如利用当前人尽皆知的微信功能,主动推送与学生相关的图书信息,使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借阅到自身所需要的书籍。其二,积极实行导读工作,通过阅读引导以及新书推荐等形式,协助中学生有效地运用馆内收藏资源。其三,主动向中学生讲解正确搜索各类图书文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熟练掌握搜索文献的技能,迅速搜索馆内各类图书资源。其次,由于中学每年皆有大量新生入学,针对这部分从未运用过图书馆的中学生而言,到图书馆学习或借阅难免形成陌生感和局促感。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掌握新生的心理,激励新生多到图书馆借书看书,进而爱上图书馆,经常运用图书馆学习。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缺少热情,脸色极为难看,则会导致新生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放弃阅读。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接待新生时应热情礼貌,主动提供阅读须知,并由馆内人员带领新入校的学生参观图书馆构造,向新生介绍图书馆内部设施与图书摆放位置,使其能够对图书馆有大致了解。当新生借阅书籍时发生错误与违规现象,图书馆员应积极热心帮助,不可去批评指责,这样才可真正推动新生快速融入图书馆。
(三)满足读者对阅读环境的需求,创建优秀的阅读环境。学生个人的内在因素与图书馆所处环境的因素均会对学生阅读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图书馆如若想打造出适合学生的阅读氛围,应根据馆内设施布局、空间协调性等方面开始入手,把图书馆营造得肃静、整洁、优雅、明亮。馆内布局需要全面考虑到学生最便捷、更加高效地利用图书馆,做到人性化的标准。应将借阅处安排在馆内大厅附近,读书室应安排在最肃静的地方。馆内各功能间不仅要防止互相干扰,而且还需要方便各部门间协调工作。而书库所需要的书车应尽量降低噪音的分贝,馆员讲话需柔声和气。馆内装修应重视冷暖色调相融合,冷色调有利于镇静学生情绪,多运用在阅读厅与文献加工区。暖色调能够使学生兴奋、思维更为活跃,多用于学生活动区。阅览室采光不可有强光直射,亦不能缺少光线,以明亮、舒服为主。长时间静坐学习对提升阅读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开设一个可动静结合的活动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学生可以相互探讨问题,同时亦为其提供休闲饮品,使图书馆变得更为和谐温馨。总之,图书馆应为中学生创建可方便借书、沟通交流,并且还能安心阅读的环境,以此更加吸引学生。综上所述,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应根据中学现实状况出发,给他们做好推荐引导工作,全面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其形成优秀的阅读习惯,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提供优越的阅读环境,针对全校师生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如此才能够全面发挥图书馆信息功能以及用户需求的智能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文玲.基于阅读心理的大学生阅读调查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6(02):7-13.
[2]安娜.阅读推广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和启示――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03):76-79.
[3]王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01):53-61.
作者:徐艳红 单位:绥化市第九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