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艺术融入价值与教学模式
【摘要】受教育改革工作影响,我国中学教育现代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融入信息技术,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学生可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此,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学科在中学校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应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本文以中学美术教育为例,阐述了将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价值与方法,供教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中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或者仅仅完成教材内容阐述,不会对其进行扩展,很少将当代艺术融入其中,这样不仅会使中学美术课堂学习环境枯燥,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利于当代艺术的传播,学生无法找到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无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基于此,在当今社会,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教学重点,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操作当中,并且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融入现代艺术,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问题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在学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一切,使得他们不重视美术教学,在进行美术学习时经常出现走神、睡觉、学习其他内容等情况。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使得中学生并不了解当代艺术,无法对当代艺术产生学习兴趣,导致教师无法落实自己的工作计划,对实际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1]。
(二)教师方面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会关注学生审美思维的培养,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遭受很大阻力,无法顺利开展相关工作,这些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中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某些中学校园管理人员不重视美术教育,导致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符合教育部门所设标准,甚至直接让其他科目教师代替专业美术教师。同时,由于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艺术鉴赏形式枯燥、课堂互动率低等问题,使得学生无法产生美术学习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内容,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以致审美素养一直无法得到提升。第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低,教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补课,提高他们的成绩,使得中学校园内部经常出现美术课被占用的情况,再加上管理人员担心影响学生以后的成长,对此类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学生美术学习时间进一步缩减,使得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想法,缺少提高审美素养的时间[2]。 (三)教学管理方面某些中学生会选择通过艺考的方式来获得进一步求学的机会,但是目前社会中存在大量的美术培训机构,这些机构素质不一,而且绝大多数美术培训机构都以营利为第一目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会发现,自己只是成绩提升了,但是对于美术素养的提升并没有任何帮助。同时,学生的升学成绩与学校考核成绩密切关联,由于美术课堂经常被占用,使得学生学校考核成绩过低,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一)开拓学生眼界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气息越来越浓厚。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美术课堂当中,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过程就是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过程,通过此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融入当代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赏析心态。同时,学生在对当代艺术品进行赏析时,还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可以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中学美术课堂中,观察是学生首先需要学习的东西,当学生认真、仔细地完成观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完成鉴赏后,教师应将学生的想法进行综合,然后进行具体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僵化现象,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三)帮助学生形成时代精神将当代艺术与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时代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批判性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三、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简析
(一)融合原则将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证融合工作的稳定,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教师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1.社会适应性原则教育与社会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育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并且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方向需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但是通常情况下,艺术领域的创新意味着“背叛”,与传统艺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将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避免表达内容呈现出西方化倾向。当代艺术“西方化”现象明显,我国某些艺术家在进行研究时缺少文化反思能力,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不受影响,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会下意识地迎合西方人的思想,以致对我国传统文化宣传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融合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工作尺度。第二,注意艺术表现形式。在当今社会有一部分“艺术家”哗众取宠,一味地追求语言的新颖,反而忽略了艺术作品的内涵。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向学生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2.可接受原则中学美术教师将当代艺术与教材融合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融合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在进行融合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果融合程度过深,那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增加理解难度,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质量。3.直观形象原则中学美术教师在将教材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时,一定要遵守“直观形象”原则,即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构建相应教学情境。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演示、实践演示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
(二)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融合教学模式1.欣赏与分析目前,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思维误区,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虽然会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但是很少将当代艺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很少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5]。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当代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相融合时,应使用“欣赏与分析”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以美国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坎贝尔汤罐头》为例,教师在进行讲解时,首先应对这一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讲解,提出此作品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然后将其与我国传统艺术作品进行结合,再引入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吸引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2.识别与判断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学习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内容切入,在思考时所关注的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与当代艺术融合工作时,教师应该系统地对艺术作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分析方法,使得学生形成具有批判性、辩证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著名雕塑作品《战国•颂》,并且在播放完成后给学生预留一部分思考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所理解的作品的“过人之处”,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指出自己所认为的作品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做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明确学生的不足,以便于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教学。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在进行讲解工作时,还可以尝试将多个学生的想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6]。3.思考与阐述教师尝试将当代艺术与实际教学融合在一起时,一定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创作技巧、创作手法的掌握程度,还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以求他们可以利用不同形式来表现相应艺术。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发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开展专题训练,以生活元素为主题,帮助学生完成查漏补缺。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应从最基础的艺术要素出发对当代艺术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结束语
中学美术教师在尝试将当代艺术与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时,为了保证工作效率与教学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然后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帮助中学美术教学完成现代化转型工作,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雨桐.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08):100.
[2]薛有泉.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初探[J].新智慧,2020,(011):34.
[3]叶路平.当代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20):30.
[4]于钦秋.当代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9(06):130-130.
[5]许晟千.解析现当代艺术对于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J].读书文摘(中),2019,(005):22-22.
[6]郭文俊.中学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融合及其教学模式探究[J].求知导刊,2017,(035):95-95.
作者:敬金瑶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