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传统文化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15 07:08:00人气:440

1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化的概念具有着极其广泛的人文意味,一般来说文化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区域内人类所具有生活形态的总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文化的沉淀,是传承至今的文化精髓。

1.1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持续性

中华传统文化从诞生至今,一直在延续其中的精髓,代代相传,以“孔孟之道”为主体的儒家思想逐渐开始占据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倡导心性的佛家思想占据着中下层民众的意识形态。其他各家思想百家争鸣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未出现过断层。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性的文化。

1.2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性的综合体。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多元性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近百个民族融合成为今天的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进化的历史,本民族特有的服饰、语言、习俗等。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交融,形成了中华文化新的内容。

1.3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历史的创新。《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见,求变求新的思想从我国古代一直传承到今,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必然趋势,创新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方式,这种沿袭与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繁荣。

2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人文素质教育要从年轻人抓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更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诸多优点,它在提升高职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可见党和国家对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说明我国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欠缺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上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不但要传承下去,而且还要发扬光大。我国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广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是责任也是使命。

2.2培养高职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保证。世界在飞速变化和发展着,各种文化通过更加快捷的传播方式,例如网络和各种媒体,在迅速地传播影响着青少年,出现了一些“哈日、哈韩、哈美族”。这就更加突显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中国永远安定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一样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可以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无不闪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光芒。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小说等,更是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情趣。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但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扎实动手技能的优秀实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的中华优秀青年。

2.4更好地发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我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工匠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成为众多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标杆。加快培育“工匠精神”理念,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追根究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就是一个“化人”过程。当今中国需要这种扎实肯干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

3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高职教育要坚持“育人”的核心理念,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教育中渗入人文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当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不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当前要充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学生拓展获取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在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活动等,更好地践行教育的创造与创新,扩大宣传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并认真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其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学校实现“育人”功能的灵魂人物。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的素养。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师资建设是必要的。人文教育要多方面、全方位开展,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建文化广场、文化墙、文化景观等手段,以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培养和人文培训,教师要不断地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的同时,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将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实现技能和人文学习的目标。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核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社会稳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无与伦比的“育人”功能。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必要性,管理者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培养教师队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爱国、敬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深厚的优秀文化、文明积淀传授给学生,让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05).

[3]高竞男,张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50~52.

作者:张梦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