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加强和推进中学教育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加强和推进中学教育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01 14:36:00人气:456

【摘要】中学阶段正处于孩子们的黄金成长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然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自我判断意识,并且中学教育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成长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学教育应当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培育自身的综合能力,如社交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等,并把社会责任全面合理地通过教学传播给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教育;社会责任;学生;教师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认识和常识,而这个阶段仅仅属于学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基础的作用。而中学阶段则是学生成长的塑型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然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同样会受到教育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同时,中学教育还起着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作用,这一期间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完成的,培育的并不单单只是学生的知识能力,还有基础的交往能力和道德思想,并且十分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核心的影响。当前的中学教育,虽然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教学改革,但是依然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依然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成绩上,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仅仅给予了部分的关注。因而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没有太多的重视,仅仅开展了一小部分思想教育课程,或配合思政教育课给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讲解,但是主体上的教育潮流并没有给予社会责任太多的比例。因而,现阶段的中学教育,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只能起到一小部分引导作用,很多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依旧存在较多的盲目感。为此,中学教育必须加快进一步改革的力度和步伐,首先明确教师的社会责任,为学生树立成长形象,进而配合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供中学教育参考交流之用。

一、提高中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树立成长形象

中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地成长,随着自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开始尝试离开大人,独立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加大了与其他学生甚至社会人交往的力度。相应地,由于自我性格的完善,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内心的潜在成长意识就不一样,许多学生由于接触到的事物存在一定的错误导向作用,因而自身的人格也走向也走向了偏差,没有养成较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学教育中,虽然学生的认知已然获得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依然会受周边环境和大人的影响,经过不断的耳濡目染,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走向他们所向往的那个人,而作为中学的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言行举止上存在较多的不良习惯,会给学生们树立不好的形象,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此外,中学教育的开展核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其中,学生是教育的承受者,而教师则是教育的主动人,社会责任履行意识需要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进而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个社会,认识每一件事儿的对与错,学会交往,懂得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为此,中学教育必须优先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培训,确保他们在享受高强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讲学,从而在学生的心里树立较好的成长形象,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核心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现阶段的中学思政教育,仅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上,对于学生的实质性成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思政教育课开展的次数十分少,形式过于单一乏味,仅仅由部分校领导或思政教师展开会议或大课堂讲学。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受到较好的思政教育,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十分薄弱,经不住社会的考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学需要对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优化和拓展,积极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模式,通过多方面合理的引导,使得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首先,学校可以优化思政教育课程开展的主导思想,要求以养成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为根本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其次,在开展思政教育课程的时候,可以与当前时代的各种时事相结合,通过社会事件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为学生们树立严格的社会责任履行意识。

三、提高学校整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

为了合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必须优先设计一个社会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并覆盖到校园的方方面面,督促教师、学生以及校内的工作人员,都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地进行完善和发展,以大环境的改革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得到全面的完善。加强和推进中学教育履行社会责任,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学校要对自身做好全面合理的优化,并强化原有的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力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思想。

参考文献:

[1]刘中良.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教师人本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张震宇.以人为本的中学德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强泽平 单位:宁夏电化教育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