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新模式网班现状及优劣势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远程教育的方式也随之普及。借此,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网班在中学里逐渐发展起来,为未来教育新模式提供了参考。鉴于此,对我国中学网班教育模式的现状和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新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网班;新模式;现状;优劣势
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形式为主。而网班教育模式借此形式将传统的面面授课方式透过屏幕在学生面前展开,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也在社会中引起了热议。
一、目前我国中学网班教育模式的现状
1.学生家长的不了解
网班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还比较陌生。网班,又称直播班,是一种在线远程授课模式,和网课有相似之处,但方式为中小学生在校在线学习。普通授课方式与网班相比,家长大多倾向于老师当面授课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样能让孩子更清楚、方便地解决问题。
2.发达的城市更为普遍
据调查,网班教育模式在各省中心城市发展较好,在相对落后的城市中发展会受到限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网校创建至今,已拥有在线学校超过500所,学生超过20万人,同时有其他省份的学校也引入了该网校的网班教育。相比之下,周围省份的发展则并不理想。
3.我国网班教育模式已初具规模
据统计,北京四中网校,成都七中网校等一批知名中学,仅网班教育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亿元,全国网班学生注册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因此,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4.远端教育模式为中国教育体制注入新能量
据观察,近年来存在问题的改革哲学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要表现形态有:形式化的改革、强权化的改革、反科学的改革和市场化的一些所谓“改革”。有些做法确实是随大流的跟风行动,是对改革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的产物。
二、网班教育模式的优势
1.课堂内容多样性、通用性和针对性并存
通常网班的主讲老师自己都拥有一套多样化的讲课方式,由此告别了普通模式枯燥的课堂氛围,也告别了千篇一律的讲课内容,不仅采用多数学校都适用的大纲,也会对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例如,语文作文指导课,英语阅读方法课,物理力学习题课等等,课后也能通过录像的方式复习。
2.学生能以较低投入使用更优质的名校资源
网校都拥有自己的资料库,远端学校都能在官网下载课件和资料使用,平时考试也都统一安排。毕竟名校的试题资料更具有优势,而且每学期投入费用也很少,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能接受。
3.国家对信息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三、网班教育模式的劣势
1.多边交互的不足
由于网班课堂时间的限制和设备的原因,不能通过多方交互的方式让网班授课老师及时了解远端同学的问题。各个学校之间也只能线下交流反映。这样,对比面面授课的模式,网班教育模式在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这个问题将长期存在并且难以解决。
2.部分学校对外语课程的不适应
外语教育一直是国家重视的课程之一。但是在网班教学模式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出现了困难。本部学校与部分远端学校之间的英语差距随之体现出来,尽管网班授课老师放弃了部分全英授课的内容,也还是让许多学校的同学感到吃力。
3.授课网校与远端学校在部分情况上的冲突
虽然每个中学学校的作息时间都大致相同,但是也不全都是如此。而且网班课堂上采用扬声器外放的方式,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对周围教学区域产生影响,这也是许多非网班师生担心的问题。由于网班主要采用直播的方式,有时会造成两个老师同时讲课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做出选择。
四、对网班教育模式的展望
1.直播平台系统优化
即使交互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也应该不断完善软件系统。对软件优化可以体现在师生互动、趣味版块以及视频体验等方面,由此改变学生对单一学习模式的认知。
2.创新的授课方式
外国教育工作者说,他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我国多数老师主观上在授课时以自己为核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网班老师应准备创新的授课方式。
3.配套的课堂交互工具
网校应该具备一些必要的交互工具,使远端老师能实时了解他校学生的情况。例如,手动选择作答器,学生可以对老师的题目进行作答,老师能收到反馈的作答信息,以此来决定接下来的讲课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3-110
[2]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0-31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4]王宏甲.新教育风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
杨晶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