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历史趣味教学中学教育论文

历史趣味教学中学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3 23:09:00人气:342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有很多的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看法与习惯,例如他们上历史课就只习惯照抄老师板书出来的内容或者是直接在书中做上记号,而不习惯于主动的去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寻,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就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甚至还有过分的是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做其他的作业或者打瞌睡。这些错误的看法与习惯不仅仅是打击到了教师教学的兴趣,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逐渐的降低。但是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史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们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上一堂历史课就只会是照本宣科,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最基本的思辩与创新。而那些学生们更是将死记硬背当做是掌握历史的唯一途径,对历史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是“复印机”一般,只能够不断的对前人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重复,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会独立思考。世界知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曾经说过:“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的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成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如果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作为历史传承的历史学科也是具有生命的,例如能够让人清晰的感受到的那些强劲的生命波动与浓郁的人文气息。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正因为历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历史教育者肩负着无比重要的使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学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压抑了学生们的学史兴趣,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学史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趣味教学法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优秀教学方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应用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历史是没有办法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再现在眼前的,也没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与模拟。正因为这样,历史知识的传授在很多时候,都只能够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进行传递,学生们将会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历史的表象进行感知,从教师的语言中体会历史概念,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虽然教师的语言传递十分的重要,但是如果不顾学生的感受,直接将课堂教学变为教师自己的独角戏,则一定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兴趣索然。因此在使用趣味教学法的时候,就必须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积极有序地开展双边活动,将教与学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二)积极的采用多媒体,提高直观性

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却不是唯一的途径,同时这种方式只能够从听觉上对学生进行影响,稍微显得有一些单调,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史兴趣。所以,要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来呈现各种图像、图片等进行更加直观的教学,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史兴趣。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时候,笔者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当年日军侵华时的资料,其中有很多的图片与图像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这些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了解到日军侵华时所作出的种种恶行,让学生们了解到当时我国所处的危险环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更想了解到历史的真相,从而自觉的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三)注意教学的直观与形象化

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例如教学的直观与形象化。不管是教师的板书还是教师的语言、教师所展示的课件等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它们都是如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与手段。其中包含了各种数码、符号、以及教师自己所总结的精简的词句,因此在组织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课件、板书时,都应该注意将科学知识进行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简明化,并要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发展和空间立体多维的特点,为学生们揭示出历史概念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从而直接从视觉、听觉上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刺激,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形象、直观、具体的知识体系,并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独立的进行思考。他们已经不再象初中生那样,只注重事件的结果,他们的追求已经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但是仅凭这些就让他们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

三、趣味教学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具体应用

(一)趣味教学法在课程导入中的应用

课程的导入对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课程开始的几分钟内,学生的思想是最容易集中地。因此在开课时的引导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他们的情绪,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十分的重要。同时,有效的课程导入还能够让学生们知道课堂上要学什么,什么内容是需要掌握的,从而帮助他们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成功的引导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是用趣味教学法,则能够将轻松诙谐等诸多能够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元素融入引导中。

趣味导入有多种方法,例如诗词导入、歌谣导入、故事导入、成语导入等等多种导入方法。例如利用歌曲导入,歌曲能与人的心灵进行对话,人们能够受到歌曲的情感的感染。如在讲解《伟大的抗日战争》时,笔者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以及《九一八小调》,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从而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也能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例如利用故事导入,故事对学生来说,其吸引力总是很强,特别是历史上那些名人事迹更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历史教材中往往也不缺乏这类题材。这些名人小故事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笔者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学生由此对孙中山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便水到渠成。

(二)趣味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出发,也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同时还能够达到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培养他们的的鉴赏力和文学欣赏水平等各种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利用对联、诗词等文学形式、与小说电影等进行联系、利用讽刺或者幽默的形式等等方式激活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让学生们对我国“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对同学们讲解本课的内容,让他们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再例如,到现在有很多的与历史有关的小说、电影都是广受人们欢迎,但是这些新一代的高中生们却有可能没有看过,而这些电影或小说都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热爱历史的重要手段。例如《甲午风云》、《从奴隶到将军》、《地道战》等就是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护国运动、敌后军民反扫荡斗争最好的素材。

(三)在结课时使用趣味教学

趣味教学不仅仅能够在新课的导入、授课的过程中应用,同时还能够在结课的时候使用。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对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沿海通商口岸,可以在结课时可以用“广厦福宁上,五口先通商”或用“商(上)人(宁)福厦广,沿海北到南”这样的口诀来帮助学生们记忆,而对于《辛丑条约》中的内容可以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辛)丑”。

同时在每一节课结课的时候,还可以展示一些下节课内容中的一些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以此来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在课后主动的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也可以设置一些巧妙的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们进行课后探究,主动的复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结语

历史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其中却也蕴含了很多有趣的、积极的因素。对于高中历史,我们必须要端正态度,积极的从中发掘出历史的趣味性,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趣味教学法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它是多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的总称,我们历史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发掘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