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中学教育论文
1中学开展民俗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成为大型运动会竞技项目,必须先进入学校,以学校为中介实施普及和推广。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兴趣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与落实,而且还为一些开展广泛、群众基础好的项目,提供了走出国门向世界挺进的机会。另外,对民俗体育的挖掘、选择、整理,引入中学学校体育,其意义是民族特色的延续,世界各国的学校体育都在为形成自己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努力。学校是体育走向规范化、普及化的必经之路,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摇篮。民俗体育课进入中小学,它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它不仅是对中学体育的补充和发展,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民俗体育课所具有的教育、健身、娱乐、养生等本质功能和衍生的功能,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特别是在中学开展民俗体育课是非常必要的。
2中学开展民俗体育课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我国民俗体育历史悠久,项目十分丰富,拥有各民族的特色,既有能力、竞技方面的,又有娱乐方面的,还有德育教育方面的。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开展民俗体育课的内容:首先,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民族民间体育纳入中学教育计划;其次,在课堂的授课中,利用民俗、民间体育的社会性、制约性、长期性等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再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专门开设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讲座,向学生灌输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针对当前我国中学身体健康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我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开设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民族体育活动,避免学生因缺乏运动会场地和兴趣不大而放弃体育锻炼。
3结语
民俗体育在我国的群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中学学校体育中还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其发展道路依然漫长。但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高考制度的改革,学校体育改革的除旧布新将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能在现有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加大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项目的力度,尽全力建立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民俗体育课。
作者:纪成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洪翔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