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探索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4 18:55:00人气:428

一、农村中学教科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是关键。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来自实践,基层学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土壤,一线教师最宝贵的教科研资源就是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在选题上宜小不宜大,把科研这一大概念化为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课题进行研究,即大题小做。如我校数学组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之子课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反思研究》;把小课题做好、做深、做透,即小题大做,如历史组的《学案在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等。

2.应选择合适的课题。要避免去申报和承担一些远离教学实际的“科研课题”,拼凑所谓有理论深度的“研究论文”,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科研与教学的错位。要关注校本课题研究,因为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在于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让研究更直接地为学校个性管理服务。如针对住外寄宿生多的现状,我校在管理中融入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构建的研究;又如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我校做了“分阶段德育目标”研究,这些都取得了实际的管理成效。

3.阅读,与经典同行。科学研究是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含量为背景,以一定的理论涵养为底蕴的。农村中学年轻教师多,有工作激情固然可贵,但由于知识和理论不足,使得在开展教科研时往往捉襟见肘,感到困难重重……为此,教科研首先必须从学习积累开始。要鼓励教师读书、读书、多读书,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好书奇文可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唐文治认为:“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团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因为一个深刻的思想一定来源于丰富的积累,认识的提升本身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就是与大师和教育专家对话,又像是一次精神的修行,通过读书活动更新理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我们倡导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这样能使教师经历“学习―思考―研究―内化”过程。

4.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农村中学之所以科研视野狭小,就在于她不在“高处”。因而,学校就要积极为教师搭梯子、建平台,让更多更好的教师能登上高处,为此,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对接高校,参与高校课题研究,接受高校专业辐射。让教师有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直接与专家对话,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固然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我校数学组被确认为“省学科(数学)教学研究基地校”,以及和宁德师院数学系对接,共同参与国家级课题“卓越教师的培养”的研究,借助高校的智力支持和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集体成长。“走进名校课堂”是我校搭建的又一“梯子”,让各学科骨干教师走进福州一中、福州八中等省内外名校课堂学习取经,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提升教师素养,培养教科研本土骨干力量。

5.要培养“本土名师”。从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层面上讲,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外来专家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和开发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在教师们中挖掘、寻找、培养教师引领专家―“本土名师”。每个学校总有一部分优秀教师,他们就是学校教科研的本土骨干力量,要多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实行“差异引领”。引领教师主动从课堂教学发现的问题入手,“在教学中研究问题,在研究中促进教学”。在校内优秀教师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再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跟踪指导,将会有利于大大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6.校长应扮演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工作不可能离开科研工作。他说:“我认为学校领导者本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研究者。”所以,在学校的教科研中校长应该是引领人、组织者、联络员、参与者。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来自实践,但要驾驭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功底。作为校长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科研素养,用先进的理念审视教育、教学改革,当好学校教科研的舵手。高平台的搭建和对接都需要高层次的组织者和联络员,而这一角色非校长莫属,校长这时就得从台前转入幕后,当好人梯。如校长应努力邀请名家来校谈经验、作指导,让自己的学校进入大师的视野,让大师给我们以关健的点拨;又如校长可联系高校来校办基地、做实验,以促成学校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把本校的教科研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再如校长可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举办一些学术活动,借以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和办学品位、办学境界。作为校长,最重要的角色当属参与者,校长始终要以研究者的热情和执著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和支持教科研,深入第一线,多上课、多听课,带头搞科研,言传身教,带动教师全员参与。要以研究者的眼光,从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专业的提高、学校的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发现教科研新的聚集点,发掘教科研潜力,因势利导,组织攻关,以求得较大突破,从而达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目的。

二、小结

总之,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科研,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的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

作者:陈平生 单位:福安市第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