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起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就诊流程,而观察组在常规流程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反应出现率和血糖水平控制状况,再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满意程度。设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在血糖水平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妊娠反应出现率更小,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明显。满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门诊中加入健康教育常规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更高效地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促进医患关系发展,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门诊;应用
女性在妊娠时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等,而其中妊娠期糖尿病也给患者和婴儿引起早产、胎儿巨大、羊水过量以及孕期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威胁到产妇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健康等,对于胎儿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在妊娠时期,由于患者体内产生多种抵抗作用的激素,导致胰岛素没有明显发挥作用,导致机体失衡[1]。健康教育是足够确保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效率以及治疗质量。此次研究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将我院2019年2月起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比,结果相对理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起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通过随机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共100例患者均进行血糖水平和相关检查确认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对照组患者中首次生产妇女为30例,非首次生产妇女为20例、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27.1±1.2)岁,怀孕周期为35~39周,平均怀孕周期(37.8±0.0)周;观察组患者中首次生产妇女为32例、非首次生产妇女为18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9.1±0.9)岁;怀孕周期为34~40周,平均怀孕周期(39.8±0.1)周。研究患者中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器官衰竭或功能退化;精神意识障碍以至于无法正常沟通或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怀孕周期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实施常规的治疗干预,比如:向患者发放妊娠糖尿病知识手册、集中患者参与知识讲堂、以口述的方式向患者教授健康知识等。对观察组患者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有:①建立健康教育评估小组,选取科室内有经验、水平较高的营养学医师形成健康教育评估小组,负责定期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改进与实施,收集个人资料,及时我院更新粘贴健康教育宣传画报。②对患者展开疾病指导和宣教,推荐患者学习妊娠糖尿病自我规范课程,首先课程中详细介绍GDM(即妊娠期糖尿病患)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有GDM疾病认知、GDM怀孕周期营养调配以及GDM怀孕周期运动规范还有GDM怀孕周期自我心理调节、轻松自测血糖,最后是“糖宝宝”的自我调理。在下次就诊时,我院及时进行健康知识回访。完成上点所有课程的患者,可针对相关知识再回访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薄弱的患者,进行补充教育。门诊医师可建议患者做好自我控制日记,根据我院实际患者情况,教授患者完成自我控制日记,记录日常执行表格(包括日期、饮食、用药、血糖等)、添加贴士及患者孕检项目标注;建立患者健康知识公众号以及医患交流,每日至少一篇GDM相关知识文章或视频,在交流群内每天派专业医疗人员为患者答疑解惑[2]。③对患者进行饮食体重控制指导,患者在住院期间建议进食以麦子、大米、玉米、肉蛋奶类、蔬果类、脂肪类等食物为主,苹果、梨、橘要相对减量,不要吃糖类食物。做到少量多餐、三餐定时,而每天上午和晚上可各加一个小餐,这样更有利于治愈疾病。叮嘱相关配餐人员,患者的餐食要粗细搭配、稠稀搭配、干稀搭配或荤素搭,配以植物油为主的烹饪食物。④对患者进行作息指导,医护鼓励患者孕期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及阻力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小于45min,按时作息,保证每日7~8h充足睡眠,从而保证体内胎儿营养正常摄取。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患者妊娠反应和血糖水平控制状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来评估治疗的成效。
1.4统计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图像规律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对比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
通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准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没有介入健康教育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表1。
2.2两组患者妊娠反应发生率
通过以上两组对比数据,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的妊娠反应案例更少,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妊娠反应出现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合格率
在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就诊过程中,接受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据近些年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在妊娠期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大概为5%左右,若该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早产、胎儿巨大、羊水过量以及孕期感染等情况,甚至威胁到产妇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健康等,对于胎儿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3]。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评估小组评估,学习妊娠糖尿病自我规范课程,健康知识回访以及做好自我控制日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确实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于此门诊治疗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治疗带来便利,最主要是提升了治疗效率[4]。在该次研究报告中,通过对患者每周妊娠反应发生率和血糖水平控制状况、健康教育介入门诊治疗中,患者的满意度三项分析,得出明显的结论是:加入健康教育到常规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更高效地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康复,缓解患者在妊娠期间的妊娠反应,加强了患者对于妊娠期间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认知[5],提升了医患、医护关系的和谐度,从而避免了妊娠期间因糖尿病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保障了患者与胎儿的健康生命以及缓解医患、医护关系,是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的[6]。
参考文献
[1]王茜,杨轶颖.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83-184.
[2]胡冰.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2):1896-1898.
[3]苏伟扬,黄耀添,周小凤,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6):198-199.
[4]邓燕峰.心理引导配合健康教育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6):58.
[5]王莹莹.探讨规范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1):22-22.
作者:王予倩 单位:山西太原古交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