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学前教育实施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师应更新教育思想,完善教育实施理念,提升教育实践效果。在学前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借助STEAM中的具体内容帮助幼儿实现认知能力的进步、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养的逐步完善。
关键词:学前教育;STEAM;活动组织
引言
STEAM源于美国的一项教育计划,其目的是打破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学科界线,借助综合、多元的培养形式帮助幼儿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前教育的活动时,需要积极利用STEAM教育理念指导活动,并借助其丰富的教育内容来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取得个人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幼儿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活动,并借助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有效提升和完善教育效果,帮助幼儿在完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投入趣味、多元的活动体验和实践过程中,进而逐步帮助幼儿实现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个人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建立和健全。
一、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
任何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都需要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有效传递来帮助幼儿实现科学认知、建立科学素养[1]。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时,需要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趣味科学教育讲解、科学活动组织等形式,帮助幼儿积极投入科学活动,并借助科学活动的参与和体验逐步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以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例如,笔者以“花展”主题活动作为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认知植物生长所需资源等科学知识,笔者尝试采用科学探究的活动组织形式邀请幼儿自己种植蒜苗,并在每一天的种植管理时间对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观察和照顾,以获得更好的科学探究成果。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笔者观察发现,幼儿能够借助科学知识的传递初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知识,并能借助多媒体资源的观察和植物种植的经历有效实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凭借认知、观察、操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实现对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最终,幼儿在笔者的科学认知教育引导下有效认识了植物生长的相关科学知识,并在多样化的认知活动中切实在脑海中建立了相关科学知识体系,完善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
二、实践技术的充分建立
学前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活动的实施。首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小肌肉群的锻炼,并促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实践活动的组织还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幼儿某方面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帮助幼儿在实践练习中实现技术的娴熟掌握和技术素养的逐步完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技术活动的组织对幼儿实施教育。例如,临近中秋节,笔者组织班级中的幼儿尝试进行月饼制作,并借助教育讲解和实践演示的形式帮助幼儿详细了解月饼制作的技术步骤,使幼儿在观察、思考、实践中践行已掌握的操作技术步骤。同时,笔者观察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借助观察和实践操作有模有样地投入月饼的制作中,并选取自己喜欢的馅料包裹在面皮当中,用模具将月饼压制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少部分幼儿在第一次制作失败后不灰心,严格按照技术步骤返工,最终完成了月饼的基础操作。
三、工程创新的有效培养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还需要通过工程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帮助幼儿实现工程意识的树立,使幼儿在工程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工程的搭建来培养幼儿的工程意识,并使幼儿在工程概念建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例如,笔者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组织其进行乐高搭建,并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搭建主题实施引导,进而帮助幼儿在积木搭建的过程中建立工程意识。同时,经过几次乐高搭建区域活动后,笔者发现幼儿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认真聆听,并有效了解了主题搭建内容中的工程搭建模式。幼儿结合笔者的讲述进行积木搭建,还有的幼儿能够在笔者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加入自己喜欢的场景。接着,笔者发现幼儿形成了较好的工程搭建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在区域活动中借助主题,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自主进行积木搭建,最终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工程意识。
四、艺术素养的不断完善
艺术不仅能够带给人以美感,还能使人获得精神的洗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幼儿的艺术展示和鉴赏能力,并借此有效完善幼儿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进而使幼儿善于感知艺术、展示艺术、品味艺术。例如,笔者在“菜市场”主题活动中通过《我和奶奶去买菜》歌曲的教授帮助幼儿建立音乐活动的参与意识,并通过合唱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艺术展示能力和艺术修养。笔者通过相关主题绘画作品的展示和讲授帮助幼儿实现美术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和艺术展示能力的完善,还通过表演艺术活动要求幼儿参与表演,并借此激发幼儿艺术表演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最终,幼儿在笔者实施的多样化艺术欣赏和艺术参与活动中实现了艺术审美、艺术鉴赏、艺术展示和艺术参与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并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体验中实现了个人艺术素养的不断完善。五、数学认知的逐步强化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借助数学认知教育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探究兴趣,并引导幼儿在趣味化的数学游戏活动中逐步实现数字意识的建立和健全。例如,笔者通过“抓鸭子”户外小游戏的组织和实施,要求幼儿扮演小鸭子,而笔者则充当捕捉鸭子的人,幼儿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躲避笔者的捕捉。同时,笔者在游戏实施过程中借助朗朗上口的童谣“抓呀抓呀抓鸭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哎呀哎呀捉不到,七六五四三二一”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数学意识,并借此有效帮助幼儿实现数字意识的提升。经过几轮游戏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已经能够跟随笔者的歌谣进行附和,并顺利地实现了数学认知能力的建立。
结语
综上所述,在STEAM教育理念中,教师需要借助“S”的科学教育内容组织活动,并借此帮助幼儿实现科学认知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帮助幼儿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完善科学认知素养;借助“T”的实践技术培养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实践操作积极性,并使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参与中实现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完善;借助“E”的工程创新活动促使幼儿在系统化的工程认知中建立创新思维,实现创新参与,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作意识;借助“A”的艺术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感受活动,并借助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促使幼儿实现艺术参与和艺术审美能力的逐步健全;最后,借助“M”的数学趣味活动实施教育引导,并帮助幼儿在参与趣味数学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数字认知、建立数学探究的基本意识。相信在幼儿教师的有效引导和STEAM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过程中,幼儿教师定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并将幼儿培养成知识范围广阔、实践能力完善、操作能力健全、个人品质高尚和综合素养优秀的学龄前儿童。
[参考文献]
[1]陈凯怡.浅析STEAM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启示[J].电脑迷,2018(07):23-24.
作者:刘建霞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实验幼儿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