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三生教育论文 > 语文教学中的三生教育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三生教育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7 09:15:00人气:977

摘要: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的语境下,文章提出通过德育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基于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进而介绍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三生教育;语文教学;德育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时的共识,尤其在当前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形势下,人们更需要通过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来升华精神境界。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语文这一学科具有一定的道德教育功能。本文将从“三生教育”的角度对语文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进行阐述。所谓“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语文教学中隐含着“三生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给学生的思想品德带来明显的影响。可以说,“三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教师与语文课程所应承载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语文教材中的“三生教育”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生命美育、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教育以及关于人生观的教育。关于“生存”,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教育学生学会热爱和珍惜生命;关于“死亡”,教师则应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生死”的观念。以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一文为例,课文讲述了人类祖先盘古氏创造世界的全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盘古身化万物这一情景,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奇妙,让学生在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震撼,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基于盘古开天辟地这一创世神话,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到生死的自然规律,让学生意识到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其实质上是一种文明道德教育,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爱莲说》一文为例,文章主要讲了人对于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描摹出了莲花的美好形态,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一副美妙的自然画卷,让人产生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情思,通过对《爱莲说》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自然,增强学生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生活教育

所谓“生活教育”,便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使其掌握生活常识与生活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如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并适时参与其中,达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口语教育练习”,一种生活技能的展现。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的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资源中充分渗透

“三生教育”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如此便可将“三生教育”的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教师讲述一些英雄故事,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可以选择一些见义勇为的事迹来讲述,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崇高,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其价值。关于“生存教育”,教师可以收集关于伟人的故事或者现实中具有引导性的事件,使学生意识到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坎坷、天灾与人祸,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前行中的种种困厄,养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让生活的每一天都具有非同凡响的价值。关于“生活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宽容的心性,同时借助相关课程的教导、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改变其自私、淡漠的性格,使其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从生活中发现快乐。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以“授”为主,而结果通常是教师费尽心力,却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缺乏激情的课堂往往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与“三生教育”的教育要求相悖。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和课后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符合“三生教育”的教育要求。

三、结语

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相通点,将二者融通起来,以实现无声的“三生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家荣.“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0(7):97-99.

[2]张杰,杨在宝,杨亚河,等.浅论小学“三生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设计[J].教学与理,2012(33):150-151.

[3]夏桂云.“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语文教材中的“三生教育”为例[J].价值工程,2011(18):210.

作者:陈长华 单位:贵州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