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音乐教学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摘要:音乐的欣赏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领域,既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整个音乐教育和学习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起步阶段,需要我们老师重视起来,如何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把音乐教学中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和音乐教育的核心,并且围绕着这种核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从而达到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小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而对于音乐素质的培养,不但需要学生自己多动脑,勤于实践,更需要老师来积极和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审美意识
一、基本研究状况
(一)小学生审美意识的理论意义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想要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我们必须要把音乐教学中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附加围绕着这种核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发现美的过程,从而达到在音乐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的目的。
(二)小学生审美意识的现实意义
音乐是表现美的手段,培养小学生音乐的审美意识,是美育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一堂有趣的音乐课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情,如果能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他们的童年就会很多姿多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和探索音乐带给我们的丰富世界,来激发学生们追求美和创造美的热情,以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音乐审美意识与人类的情感联系
音乐的目的是把在人类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东西利用意识来提供给人们的情感和灵感。因此,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感性人生的精神的家园。我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听一首特殊的音乐会有不同的内心感受。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人在内心深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音乐,来释放自己的情感。
(四)审美意识提高的重要性
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艺术的主要领域,是一种特殊意识的存在,对人的审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个性化极强的活动,更在于它对人的作用是由内而外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艺术本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它更是在实践中展现的,并且是靠表演和创造来完成的,最为重要的,是音乐具有美育的功能,它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调节孩子们内心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感受,来提高音乐学习者的审美,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音乐教育的建议对策
(一)教学内容与教科书的合理运用
课堂学习是落实小学生音乐教育理念的主要阵地。所以,对小学生音乐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审美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审美因素,将教师本身对音乐审美的体验完美地融入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当中,结合成对音乐审美的渴望和审美的动力。确定音乐作品中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内容作为小学生音乐教学的重点,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法来进行最符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但是有些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不一定是完全符合教学现状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备课和研究内容的增加或删减,加入自己的思想和不同教学内容来争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课堂的趣味化设计
在基础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有其学科独有特征作为其存在的支撑点,同样每一节的音乐课都要根据教师的个性教学以达到每节音乐课的目标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课堂设置。就小学音乐课来说,课堂结构要根据小学生的年级和课堂形式的不同而逐步改进。
(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只有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在音乐课堂上加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于教师的教学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和发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对进一步的音乐学习,能够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从而制造学生们的听课氛围和提高学生们的听课效率。
(四)音乐教师课堂提问把握
音乐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是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问题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年级设定,由于小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没有特别多的了解,所以在讲授知识时尽量不能运用专业术语,而是设置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和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堂提问是教师对教学反馈最为有效的手段。对于提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自身水平也要进行相应的把握,因材施教。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美育活动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来启发学生们的审美意识,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感,同时教给他们须要的音乐知识。而音乐教师也要加强美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等,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意识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教育重在素质,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科目,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同时我们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只有课堂趣味性提高了,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音乐教育才能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作者:刘晓秋 李竺阳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