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三生教育论文 > 现实教学运用生活教育观

现实教学运用生活教育观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31 19:55:00人气:482

本文作者:朱辉进 单位:浙江黄岩东城街道中心小学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观,对小学品德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为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品德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它面向的是儿童整个生活世界,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品德教学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从生活中找出教育,在教育中品味生活,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生活教育理论拓展了教育的领域――从生活中找出教育

1.抓住生活的“根”

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主要是要抓住生活的根,“唤醒”学生,唤醒沉睡在学生灵魂深处的善良本性,唤醒流淌在学生血液中的亲情,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我在教学《父母的难处》这一课时,上课前我就思索: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了解父母的难处呢?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确实不了解父母的难处,也很少注意、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了配合课文的学习,我要求同学们先进行分组调查,各组设计好几个相关的问题,利用家长来校接送的时间,采访同班同学的家长,了解为人父母的难处。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还请一位家长作为代表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讲他们的难处,大家第一次从同学、家长的口中听到父母的难处,都很震惊,特别是听到有些难处是由于自己造成时,有些同学惭愧得低下了头。在此情景下,我再追问同学们:你读懂过妈妈注视你的眼神吗?你留意过爸爸那期盼的表情吗?你知道你的一个个要求凝聚着父母多少汗水,多少爱?然后让同学们回忆生活中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头脑中浮现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寻找习以为常背后的“感动”,感受理所当然背后的“震惊”,了解视而不见背后的“真实”,让他关注,让他反省,让他后悔,让他心灵震撼。最后我说:心动不如行动,快快行动起来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父母分担困难。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摇落生活的“叶”

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同样,品德教学关键要贴近学生生活,与生活同行,品德只有摇落生活的繁枝茂叶,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来,才能找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来。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平时要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教育的内容,把握教学的主动权。

二、生活教育理论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在教育中品味生活

1.链接社区,亲身实践

陶行知说:“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他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还要把人的“心墙”拆去,才能与社会沟通。

2.延伸社会,体验生活

课程标准也指出:“品德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社会是大课堂、活课堂,有着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品德课堂只有延伸到社会,学生才能学到真知识,体验到真感情,获得真能力。学习“安全伴我行”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参观一下消防队,体验消防队员的生活,进行消防演练活动,有条件还可让学生当一当交警,站一站岗亭,平时坐在爸爸妈妈的车上要留意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和安全提示语,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规则,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三、生活教育理论促进了生活与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做中内化

1.在教中做,内化品质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生活教育理论促进了生活与教育的有机统一,使得教学做合一。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行是知之始,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品德教学更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能看的尽量看一看,能听的尽量听一听,能做的尽量做一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2.在做中学,习得感悟

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学校到家庭到社区,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讲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以陶为师”,携手行知路,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内容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生活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