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摘要]当今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大,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是多专业交叉型综合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正面临改革形势,就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专业特点与形式,找出解决办法,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与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观念与设备,使学生成为具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思维等多方面复合的人才,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特点
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在应对全球一体化市场需求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模式方面,艺术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日益开放、多元化、国际性的特点,传统封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提出的新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是当下中国艺术类专业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
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
1.现有专业课程体系难以与国际化接轨,也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科技的发展状态。课程体系中前沿性的理论或成果不突出,课程内容更新缓慢,当今技术学科的知识更新已是1~3年一个周期,而我区几所高校内艺术教育课程除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偶有变化外,其他体系未有过多变化。2.教学手段较为滞后。针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没有充分引入现代科技教学手段,教材也重在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忽视了前沿科技所引发的最新案例的引用与分析,对于构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的教学手段重视不够。3.教学实践环节的国际化投入较小。目前我区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基本以本地师资授课为主,缺乏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联合教学环节,学生的国际视野不足,师资的海外培养不够,整体教师与学生参与国际化比重仍不足[1]。
三、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众通识教育为社会输送不竭的动力,高校在社会工作中扮演输送者的角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有良好的培养体系。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更要求在其教育体系中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加大改革步伐,以更新、更敏锐的视角优化教学形式、从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两方面加以引导与促进,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为己任。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举措
(一)明确培养目标,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知识、能力、素养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亟待加强,避免单一、片面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忽略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课程体系上应加入思政教育、注重显性与隐性相统筹,多方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抵御危机解决困难的能力;在全球政治与经济、卫生事业局势严峻的今天,更需要具备全球化格局的眼光,高尚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2]。
(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积极鼓励师资提高学历,进行海外访学,增加校企间交流合作,引进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立与国内外高校进行联合授课和培养的合作机制研究,创造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环境,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国际化技能、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变革,利用线上教学、网络资源等教育教学。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创新为导向,实践为抓手,进行科创实验室等基地的建设,推动创新创业等实践项目竞赛规模,在实践环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并大力推动社会专家导学模式、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校企双向延伸模式[3]等多种实习、实训教学模式。
(四)跨学科跨专业配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往往要求学生更优的综合能力与更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在课程配置上应打破狭窄的教科书式学习方法,采用能力倒推法,分析市场对人才的普遍需求,不仅训练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理论水平,更要扩大视野,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开设相应的实践与教学相统一的渠道,配置多效的师资队伍,自学与教学相统一,学校与社会相衔接。
(五)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提升软硬件设备,双管齐下1.引入最新科技手段,建设具有示范化效应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主体的课改体系研究。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课堂、混合课,微课、慕课等多重手段的混合教学形式,将传统课堂翻转,提倡多思考,勤动手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解决的能力,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思考,提高自觉性与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2.通过不断更新图书阅览室、资料室。通过查阅资料,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创意能力和文献分析能力。开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课堂、导师工作室、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进行小组式互动学习,并真实参与项目的建设与施工,通过高年级对导低年级,本科生协助研究生等互助形式,使学生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综合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角色认知等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增强自身竞争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落实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加大学生参与实践工程的机会,通过等一系列优质的软硬件环境助力使学生的素养向综合型转变。
五、结语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设计专业类教育要跟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通过多渠道的国际化培养,以新科技发展成果为支撑,努力塑造全区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则成为支撑我区高校加快建设区内“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关键环节。致力于我区新时期人才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的总体改革,应研究如何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入手,改善艺术教育课程的总体改革方案,突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实践,从而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7):111-112.
[2]朱力.初探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5):174.
[3]牛庆玮,刘臻,胡伟,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油教育,2012(3):73-76.
作者:张岩 孟春荣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