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艺术教育论文 > 谈表演艺术对文艺作品演播的功用

谈表演艺术对文艺作品演播的功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3 22:47:00人气:720

摘要:文艺作品演播是播音主持艺术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对散文、寓言、诗歌、童话、小说、广播剧、影视配音等文学作品进行有声表达和再创作。在文艺作品演播过程中融入表演学艺术元素,对提高创作主体的业务水平,提高其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及演播作品的质量都大有裨益。本文从艺术学、表演学理论入手,分析文艺作品演播的一般规律以及经典作品实践,挖掘舞台表演与文艺作品演播的相互联系和表演学中值得借鉴的理论、技巧,旨在为文艺作品演播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表演艺术;文艺作品;演播;播音艺术;艺术功用 

一、引言

文艺作品演播,“指利用艺术语言表达的各种手段将文艺作品的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使之艺术地体现或再现出来,通过广播电视发射传达给受众的创造活动”。[1]演播的内容主要是各类体裁的文艺作品,相当于表演艺术当中演员驾驭的台词。在表演艺术中,演员除了台词外,还可通过肢体动作、眼神等手段对艺术创作进行辅助,甚至可借助灯光、舞美来帮助表现。但文艺作品演播,更多依赖创作主体的声音,所以如何丰富文艺作品演播的表现手段,如何增强创作主体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表现力十分关键。表演艺术中演员增强语言感染力的独特技巧和方法,都可以为文艺作品演播所用。

二、表演艺术与文艺作品演播的共通性

表演艺术是演员在舞台或镜头前向观众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形式,它更多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而文艺作品演播则是播音员在话筒前向听众“介绍生活”“描述生活”,两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贴近性。

(一)主要依靠语言传播内容无论是表演还是文艺作品演播,向受众传播的主要内容都是语言。表演艺术中演员台词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文艺作品演播更是依赖语言。语言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间接性与广阔性。间接性是通过逼真、生动、细腻、传奇的语言描绘,将人物和事物具体呈示;广阔性是通过宏大而精深的语言表达功力,将丰富繁杂的社会生活全景式、多维度地系统展示。这就对演员和播音员提出了相同的要求,他们必须调动各种因素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具有主体性特点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2]演员和播音员都是艺术创作工作者,演员要熟练驾驭自己的表情、眼神、动作,播音员则要自如地调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和表达方法,共同将文本台词与内心情感诠释出来。演员依靠扎实的台词功底、分寸适度的舞台动作、细微精妙的眼神表情,征服观众、引起共鸣;播音员凭借有辨识度的声音、灵活的表达技巧、恰到好处的情感释放,感染听众、传递情感,两者的创作都具有独特性。

(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无论是播音员还是演员,他们的艺术创作都具有客观性。“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显得十分重要。”[2]客观的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根源,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艺术创作也具有主观性。播音员与演员都要通过自己的理解诠释作品,这跟他们的社会阅历、情感经历、成长环境、个人能力不无关系。所以,文艺作品演播与表演艺术两者的创作都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都来源于客观真实生活和主观内心感受的碰撞摩擦、交汇共融。

三、表演艺术对文艺作品演播的借鉴性

(一)“双重自我”体验派艺术表演理论中有“双重自我”的概念,“演员一方面表现为人物形象――角色,另一方面又作为形象的主人――创作者”[3]。演员首先要进入角色,以“我就是”的身份感参与角色表演,受到规定情境的约束,失去“本我”;同时又要以“本我”观照角色,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表演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文艺作品演播中,也有类似的要求。在准备文艺作品演播时,重要的一点就是“化为人物”。既要保持自己创作者的身份,同时也要对演播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把握。对广播剧演播而言,人物语言很重要。在《悠悠一片情》第一幕“探访”中,只有化为人物冷平,分析其独特的艺术家的孤傲性格,才能准确把握他与岳影对话的语气和态度。在演播小说的过程中,演播要旨告诉我们要“表现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显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窗口,所以,要演播好小说,必须要演播好人物语言”[4]。而无论是确立人物基调、设计人物造型,还是处理对白、独白,都需要我们化为小说的具体人物。在小说《傻黄》的演播中,只有将自己化为一个爱精打细算、耍小聪明的售货员,才能准确把握店主阿德瘦小精明的人物造型、贪小便宜的人物性格和油腔滑调的人物语言,才能确定演播的嘲讽基调和幽默的风格。因此,在演播作品时,需要将自己置身于规定的情境之中,化身为所要表现的人物,揣摩人物内心,分析人物性格,借鉴表演学中“我就是”的角色理论,体验“双重自我”、塑造“双重形象”、感受“双重生活”。

(二)想象力想象力是演员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文艺作品演播前期的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想象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3]表演艺术中演员的想象与播音艺术中“情景再现”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要求播音员在话筒前对作品涉及的人物、情节、场景有一个基本联想,使自己置身于规定情境之中。所以,想象力对播音员演播文艺作品尤为重要。“丰富合理的想象”是演播寓言、童话的表达要旨之一,寓言、童话作品中的形象必须依靠想象进行揣摩。寓言《一头学问渊博的猪》在演播前,必须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猪蠢笨的形象、憨憨的动作、闷闷的声音,从而揣测作品中的猪愚昧无知却又洋洋得意的形象。联想越具体越好,对猪的想象越具体,猪的形象就越丰满,对稿件的理解就越清晰,创作欲望就越强烈。想象是广播剧创作的核心,所以广播剧演播又被称为想象的艺术。在广播剧演播中,不仅播音员要依靠充分的想象来完成演播,就连受众也要根据声音、语言来联想整个情节画面。总之,想象力是众多艺术门类都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表演艺术的想象力与播音艺术的想象力相似之处颇多,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融入生活、注意观察,不断拓宽视野,在话筒前做到“脑装大千世界,口播姿态万千”。

(三)真情实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4]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情感的支撑,表演艺术、播音艺术亦是如此。表演艺术的主要创作要素就是动作与情感,而“情感性更强”也恰恰是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之一。情感是播音员的内在动力,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听众,一切外部技巧都不如真情实感感染人、陶醉人、影响人。播音员既要播出稿件本身所生发出来的情感,还要揣摩作者创作时赋予作品的情感,更要有深入理解稿件后的个人情感。这种情感应该是真实的、饱满的、细腻的、令人信服的。在演播广播剧《风雪昆仑山》第三幕“交锋”时,一定要准确揣摩出黄沙及众士兵担心指导员病重,急切盼望送指导员下山救治的战友情感。无论是起初的“质问”,还是后来的“责骂”,甚至“大打出手”,以及最后嘱托吴院长“多费心”,都源于战士们的真情实感。播音员在创作时,既要感受到这种情感,更要由内心生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将这一幕戏完美地呈现给受众。在第四幕“牺牲”中,无论是黄沙临死前和向西行的对话,还是小魏和鲍琪琪寻找两人的呼喊,都源于他们内心最朴素的情感。演播时一定要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通过声音释放出来,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声音形式,要做到“情展声收”。如果说想象是广播剧创作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广播剧以及一切文艺作品演播的灵魂。我们在进行作品演播时,一定要以自己最质朴、最真切的情感为依托,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四、文艺作品演播训练中表演技巧的具体运用

文艺作品播音艺术融入表演艺术,并不是照搬表演艺术的内外部技巧,而是强调以现实为基础的生活化的表演,追求的是情感的真实和表达的细腻,并顾及大众化的审美需求,适度改变和适度夸张训练等。变化而不做作,夸张但不虚假,娱乐却不媚俗。这种艺术互鉴,是理念上的互通、实践上的互融。首先,要积极解放天性、观察分析,在具体观察过后,对所观察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找出创作表达的依据。其次,要不断增强交流感与对象感。在表演艺术当中,你的受众是可见的,甚至角色之间也可以互为对象,但是播音员创作时却经常“目中无人”地面对话筒或摄像机,所以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只有“心中有人”,才会产生对象感,才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交流感和互动感。

五、结语

表演艺术可以称为播音艺术的“姊妹艺术”。无论是“双重自我”、想象力还是真情实感,都值得文艺作品演播借鉴;无论是解放天性、观察分析还是交流互动,都值得反复训练。只有在不断发展本体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意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质理论、技巧和训练方法,互通互融、触类旁通,才会对整个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莉.文艺作品演播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283.

[3]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35,57.

[4]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20.

作者:刘颖 单位: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