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表现力下的声乐表演研究
摘要: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开始享受生活,而歌舞剧就是陶冶人们情操的主要方式。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为观众带来更精美的表演属于当下声乐表演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于当下声乐表演过程中舞台表现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舞台表现力;声乐表演;表演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随之增加,并对艺术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音乐表演为例,作为最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舞台音乐表演已经高度成熟,舞台音乐表演不仅追求声乐演唱或者器乐演奏的专业性,更加重视舞台呈现的整体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舞台表现力,这是舞台表演艺术作为复合型艺术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音乐表现效果的客观需要[1]。而我国当下的声乐表演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也是这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未来需要进行加强。
一、音乐表演中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
舞台表现力是基于舞台表现的艺术表现力,具体而言,便是表演者在作品呈现中对作品内涵、特点、风格以及自身对作品理解、把握的充分展示,是表演者在舞台表演的基础上,对作品与个人的高度融合与呈现。音乐舞台表现力则是音乐舞台表演中所展示出来的表现力,是表演者二度创作的产物,既有音乐艺术的特点,又有表演者个人的鲜明特征,对音乐表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提升音乐表演的欣赏效果。舞台表现力以舞台表演的综合呈现为中心,既重视音乐表演的技术性,也重视舞台环境、舞台氛围等内容,能够显著地提升舞台表演的效果;其次,它能强化观众欣赏的心理体验。音乐舞台表演,既有听觉层面的享受,也有视觉层面的刺激,舞台表现力能够有效调动观众的心理期待,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舞台表演中,深层次地把握表演者的艺术技巧与艺术风格,强化音乐表演的体验效果。
二、现阶段舞台表演力的声乐表演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声乐教师缺乏现场舞台表演力教学意识在当下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的现场舞台表演力教学意识较为匮乏,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之后,现场表演往往会出现怯场或者肢体不协调的现象。当下很多声乐教师在进行舞台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知识教学,并且在实际舞台规划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时间规划,仅仅是告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表演的关注点集中在了表演技巧方面,这就会造成表演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应对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较差,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表演者认为舞台表现力并不重要,进而影响到声乐演唱教学未来的平稳发展。
(二)声乐表演者缺乏舞台表演意识在当下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很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舞台表现力,这影响到了表演者对于舞台表演意识的重视程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声乐表演者缺乏舞台表现意识,这导致无法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彩的声乐表演。在当下我国教学的过程中,舞台表现力方面与西方国家产生的差距之一就是表演者缺乏表现意识,进而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情僵硬、肢体不协调等等情况。而这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将会影响到观众的实际观看效果,随之也将会导致声乐表演者的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较弱表演的过程中,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不仅仅需要具备舞台表演经验与舞台表演意识,同时还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具备优秀的艺术表现力。只有表演者具备有以上三方面的意识,才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表演与享受。一些西方国家的歌舞剧已经达到了世界文明的水平,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表演的过程中舞台意识和艺术表现力较强,能够为观众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这正是我国国内歌舞剧的缺陷。在我国歌舞剧表演的过程中,表演人员缺乏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导致无法更好的吸引观众眼球,这导致观众在实际观看的过程中失去对声乐表演的兴趣。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我国的声乐表演出现问题,实际上未来除了表演技巧与表演能力之外,更需要对舞台表现力进行加强。
三、提升声乐表演者能力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声乐教师对现场舞台表演的教学意识声乐教师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声乐表演能力,将西方国家作为学习的目标,不断缩小差距。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首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声乐教师对于现场舞台表演的教学意识。首先,声乐教师需要在思想境界加强,而这就需要演出负责人能够对声乐教师进行培训,让声乐教师能够了解西方国家声乐表演人员的舞台表现力方式,这一方式能够更好的加强声乐教师对于舞台表现力的重视。其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舞台表现力的具体两种方式,分别是肢体表现力和现场应对能力,在发现表演人员日常表演中存在的问题时,需要及时的纠正。
(二)加强表演者的舞台表演意识未来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舞台表演意识属于提升声乐表演者能力的主要方式。首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声乐表演者需要关注现有的舞台表现力,并且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来加强表演欲望。声乐表演人员在未来提倡生活中需要重视西方国家的歌舞剧,能够起到参考和模仿的意义,从而提升我国表演人员的表演意识。未来当声乐表演者的舞台表演意识已经逐渐形成之后,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舞台表演意识。其次,在未来舞台表演人员日常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全方面激发出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对演唱歌曲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而后,声乐表演者在空闲时间可以对舞台表现力进行练习,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能够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表演,主要的目的在于积累经验并且完善自身当下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声乐表演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观察录像的方式来练习自身的声乐表演,从而发现自己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肢体不协调、舞台表现不自然、声音表演发音不稳等等。舞台表演人员还可以将相关的录像交给表演老师来进行审核,这能够让优秀的表演老师指出其中的问题,能够提升自身的舞台表演能力,降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几率,从而帮助舞台表演实现深度的提升。
(三)提升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未来为了更好的提升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能力,不仅仅需要提升声乐表演者的舞台表现意识,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下现场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效果,从而加强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在日常声乐表演训练的过程中,声乐表演人员需要加深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而这不仅仅需要优秀的表演技巧,同时还需要关注对于肢体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与音乐感悟能力,才能够帮助表演人员实现舞台表现力的提升[2]。只有将这两者进行统筹协调,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进而实现更加精美的表演。因此,声乐表演者需要拥有声乐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声乐表演人员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知力,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了解,从而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表演。与此同时,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表演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和歌曲曲风选择教学方式,日常表演的过程中,表演人员可以更好的熟悉曲目,这能够更加轻松的投入感情,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结语:
在近些年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声乐表演依旧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但是总的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于舞台表现力的提升与加强,这就导致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舞台表现力不强甚至出现怯场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当下声乐表演人员在舞台表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只有加强声乐教师对于现代舞台表演的教学意识,加强表演者的舞台表演意识,提升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够为我国的声乐表演者提供理论以及实践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段凤琴.基于舞台表现力的声乐表演研究[J].艺术评鉴,2018,(3):96-97.
[2]颜昭洁.声乐表演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研究[J].大观,2020,(5):58-59.
作者:高卉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