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4 08:25:00人气:416
摘要: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代表一个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认识到留学生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研究从高校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意义、高校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现状进行论述,提出了高校应增强针对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意识、高校应给予留学生艺术教育足够的重视、建设系统完善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体系等建议。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总书记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随着中国在全世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作为留学生进行各种长期短期的汉语言学习、专业学习、汉语言文化体验、语言文化研习等。据统计,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2]。中国要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仅仅依靠中国人传播是不够的,数量庞大的留学生大军是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一根重要纽带。一、高校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意义
别敦荣和夏晋在2013年的研究中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教育:一是为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各教育阶段所开展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艺术素养教育;二是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艺术专业教育,由各级各类艺术教育院校所实施[3]。本研究侧重于探讨第一种类别,即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对中国学生而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指导,国务院办公厅2015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意见中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详尽全面的要求。别敦荣、夏晋、岳友熙、魏娜、王雅君等研究者从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通识性、中国艺术教育的出路[4]、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及途径[5]等方面对艺术教育进行了研究,但鲜有研究者关注留学生的艺术教育,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也未发现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相关内容。然而,笔者认为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对留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有助于留学生
更好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通高校中艺术教育一般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戏曲、影视、书法、剪纸等课程,学校通过开设这些必修或者选修课程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留学生而言,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类课程让留学生从不同侧面直接或者间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当留学生对其中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感兴趣时,他们会深入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这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能够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对留学生而言,如果只有汉语语法、词汇、语音、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那汉语学习无疑是单调枯燥的。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高校优势资源与当地地方特色文化适当开设一定数量的艺术类课程、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这将极大地丰富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体验,让汉语学习不仅局限于校园内、教室内,而是扩大至留学生身边的社会中,让留学生从内心里对中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一旦留学生自己对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三)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有利于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被称之为地球村的世界中,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个国家形象,当人们提到这个国家时,总会把国家形象和这个国家结合在一起,比如中国被称之为沉睡的雄狮。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人们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总体印象,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塑造其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时代的全面来临让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以光速的形式传播到地球的另外一头,网络上一些对中国不利的、有损国家形象的视频每天都有很大的点击量,这些或真实或虚假的视频让一些国家的人可能对中国造成误解。而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后,尤其是在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受到一定的艺术教育后,他们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对中国产生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当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产生认同之后,他们才可能把这些优秀宝贵的文化瑰宝传播到自己的国家。二、高校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现状
针对高校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对整个留学生的培养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意识普遍不强
近年来我国的留学生人数每年的增速基本都超过10%,而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一增速也将有所提高。2017年我国的各类留学生人数就达到48.92万名,这样一大批留学生是国家与国家间友谊的使者,是国家间文化的传播者,是国际交流合作的推动者。让这些留学生成为亲华友华的使者,让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将比外国人通过网络认识中国产生更好的效果。然而,这些留学生来到中国的各高校学习后,高校并未认识到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留学生作为传播者的重要作用。留学生来到高校学习后,高校最关注和注重的其实是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只要留学生在HSK(汉语水平)考试中取得高分,留学生的汉语口语很棒,高校就认为自己培养的留学生很成功,而很少有高校关注到留学生的艺术教育、关注到留学生艺术教育背后蕴藏的价值。
(二)高校针对留学生的艺术教育重视度不够
由于对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意识不够,高校对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几乎没有要求,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于中国学生,高校一般会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做出一定的要求,如每学期修够几个艺术类学分、每学期参与多少次艺术类活动等,但对于留学生,鲜有学校就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做出要求,没有硬性要求来进行规范,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留学生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这直接导致留学生的艺术教育呈空白状态。
(三)缺乏系统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体系
高校对于中国学生,有严格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涉及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又包含专业见习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第二课堂等诸多模块,每个模块对所需要完成的内容有严格的要求。而对于留学生而言,一些高校并未编制完整的各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只是根据相关负责老师的理解,每个学期提前安排好留学生的课程,这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一些课程可能被很随意地去掉或者一些课程被很随意地加上。而一些高校编有留学生培养方案,观其培养方案,也缺乏系统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体系,其主要关注点在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艺术类课程虽有涉及,但只是零散的课程拼凑,没有以系统的体系呈现出来。
(四)现有艺术教育方式及作用有限
目前一些高校对留学生均开设众所周知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艺课程,如剪纸、书法、民族舞蹈、茶艺、太极等。留学生学起来也感觉热热闹闹,但更多地是感受这一课程所带来的热闹,而非课程本身以及课程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教学资源或师资的限制,一些高校甚至安排在校大学生来承担这些课程。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限制以及经验的缺乏,他们在教授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仅仅完成了课程上要求的东西,而并未对这一艺术类课程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讲解与传达。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当观察教师在教授留学生太极时,总体感觉是留学生仅仅在模仿老师的一招一式的动作,从最初的模仿得完全不像到后来的模仿得基本到位,留学生仅仅是掌握了这些动作,而对于这些动作所体现的“阴阳对立统一”、“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则一无所知。这样,即使留学生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他们也无法理解和体会这些课程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三、加强高校留学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建议
(一)高校应增强针对留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意识
高校从学校层面不仅要认识到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留学生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从教务处开始,到学生处,到各个学院层面都要从留学生教育的实际出发,认识到留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各个环节及时沟通、联系配合,更好地促进留学生艺术教育。比如学生处组织中国学生进行各项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时应与各学院及时沟通,让留学生参与到其中,这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国际化,也让留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这样留学生能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中国文化。
(二)高校应给予留学生艺术教育足够的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指出学校应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一批美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成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学校美育的整体发展[6]。就高校本身而言,应当从学校层面出发,从顶层设计就给予留学生艺术教育一定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有了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留学生艺术教育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三)建设系统完善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体系
高校招收留学生后,就要编制各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包括语言知识课程,还要包括完善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体系,体系中要包含体现中国传统古国文化艺术底蕴的内容,例如古代音乐、民族舞蹈、古代美术、现代戏剧、古代戏曲、毛笔书法、传统剪纸、太极拳等等。这些内容一部分开成鉴赏课程,学生听一下看一下就可以了,例如古代音乐、古代戏曲、现代喜剧等,其他的不但要让学生看、听,还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体验,例如民族舞蹈、毛笔字、剪纸、太极拳等,通过实际的参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艺术素养,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
(四)加强高校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的艺术素养
高校留学生艺术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如同高校中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靠专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高校留学生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专门课程的课堂层面上,还要贯穿在留学生的其他课程和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当中。因此,一支具备较高艺术素养的高校留学生师资队伍变得非常重要。要通过招聘专门的懂艺术的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艺术建设,使得组织的高校留学生的课外活动中渗透艺术的形式和内涵;要通过对现有高校留学生授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的方式提高授课教师队伍的艺术素养水准,让授课教师在所有的课堂上尽可能的展现中国的艺术之美。这样既可以使得语言课堂或者专业课课堂的课堂气氛更好,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也可以实现对高校留学生的艺术教育。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2]教育部网站.来华留学工作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EB/OL].
[3]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2):61-66.
[4]岳友熙.论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甘肃社会科学,2007(6):248-252.
[5]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董志胜 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