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版画中高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艺术院校丝网版画教学的解读,试图分析西部高校丝网版画在高校教学活动创新方面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贯穿于西部高校在丝网版画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并达到在思维意识、艺术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目的。
关键词:丝网版画;艺术教育;绘画意识
1丝网版画在甘肃高校的状态
版画在中国艺术创作的传播路径上、中外美术史上都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艺术创作的兴衰历程向来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有必然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丝网版画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出现在中国的艺术舞台,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政策为其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丝网版画以一种技术含量高、媒材依赖性强等特点落户国内的艺术院校。由于缺少历史积淀,也没有传统版种带来的负荷,丝网版画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开始了国内高校对于版画艺术的探索与试验。丝网版画在我国的发展不到40年,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已经非常丰富。几代丝网版画家的努力成就了丝网版画语言,并拓展了这种语言,使其当代性语言呈现方式比较自由,与东方艺术文化精神的融合也更加紧密。丝网语言的艺术地位独具特性,有跻身国际艺术的资格;而数码版画等新媒体艺术则开拓了丝网版画发展的新篇章。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材料的陆续更新以及大量媒材的输入,丝网版画变换语境、更新语言方式、技法精益求精,加速了其自身语言的当代性转变进程。丝网版画语言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对其语言特性、发展优势与艺术创作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且国内在传统的美术教育进程中仍存在矛盾: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在艺术创作画种和版画语言之间的壁垒依旧存在;甚至在西部的艺术学院学习中并没有涉及关于丝网版画及印刷的课程,没有探讨如何在毕业后将版画艺术语言创作运用于学生自我发展及社会就业的需求当中。由于版画的技术特性,离开艺术院校创作环境的教师和学生基本无法从事丝网版画艺术创作。自由创作付出的代价过大,在西部高校基本没有创作条件,对丝网版画创作的理解不足,很多非版画艺术家很少考虑版画创作;也由于商业经济对版画艺术创作销售意识的偏差,以及西部高校群体对于版画的理解还不成熟,在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下决定了创作群体数量少。对原创版画艺术创作、复制版画印刷品、装饰画之间的界定不够清晰。对当地艺术家群体的工作机制的引导不足,较专业性展览、多形式的版画作品的引进不足,版画综合材料的欠缺,导致西部艺术教育在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低迷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积极建设经济政策,部分艺术家引进并使用一些国外创新的版画语言技术、自由的经营模式。从90年代末到今天,中国本身的版画艺术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和版画艺术家成功进入艺术市场,由此带动了多种艺术形态的版画创作和更新的市场概念。如何处理版画语言带来的艺术观念表现与本体社会语言效应之间的关系,版画语言训练与版画创作、印刷方式和复制概念,以及与设计、绘画之间在艺术语言上的关系,都是摆在甘肃高校丝网版画教育面前的新问题。
2丝网版画在甘肃高校艺术教育的对策
丝网版画中的印刷工艺在综合类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中是一门必修课,在当代教学概念的范畴里,丝网印刷是丝网版画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法课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的版画印刷技术、较深层次的艺术修养和创新的设计观念。甘肃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面临高度信息化的冲击,尤其是视觉设计专业。很多艺术设计大赛要求设计者上交方案或者展示作品都是用丝网印刷作品。这就是甘肃高校的一个重要选择: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设计思维观念、熟练地掌握功底深厚的设计技巧和丝网版画语言,从而设计出好的丝网版画作品。这对高校来说,不仅要培养设计人才,还要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成为“订单式”人才。在版画专业中,丝网版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图像形式方面也呈现出非常丰富的状态。在教学培养方面可以运用丝网版画语言的概念,在视觉造型、图像表现等构成方式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使作品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设计师、艺术家通过画面效果向观者传达作品的主题精神。在丝网版画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构思作品的主题,然后进行手稿创作,再根据手稿进行分版、制版,整个思考是一个理性构思的过程,尽量合理地表现想要表达的艺术概念。理性的分版、印刷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作者的想法和创作意识,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在印刷过程中,适当地调整差距并有效把握版画语言中“偶然性”带来的艺术效果。突出画面主题,表现绘画意识的主旨,使作品达到艺术家、设计师想要的境界和想法。不管是社会需求构成方式还是艺术在西部的发展状态,其本质基本上都是有机的生活状态。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会在此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寻求不同领域的发展,并且较为合理而迅速,适当地进行机体调整和适应。过去自发的个体创作将来会实现整体发展的规模,丝网版画创作也必然会经历这样一种冲突和整顿,以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要求。在甘肃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丝网版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前提下,加强对丝网版画教学的就是势在必行。在基础学科的发展与课程设置向其他专业领域拓展,使丝网版画课程的应用变得有意义。在打破已有的教学观念和课程建设的同时,促进专业之间的交流,并在一定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对学生而言,新的媒介产生的课程可以使他们掌握不同的艺术知识,对就业方向也有更多选择。在教学中,对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首先在视觉美感、绘画趣味上,通过丝网手工制版、电脑制图图像分层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到版画语言偶发的画面形态给予学生的启发,潜移默化地让艺术水平和审美层次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转换尝试,对基础设计教学改革和学科综合拓展是观念革新的基础,甘肃高校艺术教育也必然调整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对实践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整个学科建设的方式、产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就业的需求,并通过对艺术前沿新观念、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育人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继而将丝网版画中的丝网印刷技术、版画艺术观念运用到整个甘肃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
鲁彦池 兰州城市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