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
[摘要]对于我国发展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就需要重视农村的职业教育,这是缩小城乡差距、完成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途径。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遇到了不小的发展困境和问题,包括没有明确且合适的教育定位,缺少足够的教育资金,师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师资力量比较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定位,积极拓展资金渠道,不断完善当前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提高制度作用和价值。要让企业能够参与、介入教育体系之中,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这是很必要的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体系
自进入新时期以后,三农问题的建设渐渐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问题。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国民素质的建设水平。基于以上种种需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渐渐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农村文化最主要的构成内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受各界重视。可是当前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率显然不如城市,差距非常显著。引起这种问题的因素非常多,不仅和没有明确办学定位、师生观念偏离有关,同时也和资金吸纳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最后得出结论,发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有超前的眼光,提高政府制度执行力,明确与规范企业的责任、企业的行为。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
1现阶段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其实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和内容。职业教育的发展好坏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能力。所以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建设[1]。这是世界趋势,同时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很重要的部分,是提高农村人才培养效果,增强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的关键。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下述几点。
1.1没有明确的办学观念无法满足当代职业教育要求
在发展中,职业教育的建设一定要突出就业导向作用,将服务作为目标,建立一种体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追求的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可是国内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农村学生的重要升学途径,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办学理念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脱离了社会的需要。不少农村学生之所以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学历。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能够稳定自己的生源,升学成为了办学的最终目标,没有体现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意义。正是因为偏离了办学初衷,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择上基本上和普高一样。考核内容、学习内容基本和普高一致[2]。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课成为了核心,技能教育、实践教育遭到了忽视。学校不仅不重视这个问题,就连硬件设备的配备也没有考虑,所以实训内容、实践课得不到保障,无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这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在毕业以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2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资金有限
农村地区本身的收入能力是比较差的,缺少多元化的办学资金、办学渠道,基本只能靠政府提供的部分资金以及每年学生很少的学费。而职业教育投入其实并不比普通教育低。职业教育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资金投入的大头[3]。国内近些年虽然有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但是我国农村数量非常庞大,总数看起来很大,稀释以后,每个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用资金非常有限(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职业教育投入增加比为43.7%,2018年的职业教育投入约为400)。这显然不利于其快速发展,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
1.3企业违法用工追责力度很差
在国内职业教育体系越发完善的今天,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用于约束职业教育行为,确保了职业教育获得健康发展。可是环境问题以及执行力能力有限情况却仍旧频频发生。不少企业都有暴露过就业欺骗问题。举例来说,招聘职工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之前在招聘会上所说的签订合同,并且不给求职人员缴纳任何保险和公积金。国家也欠缺对这方面的追责力度,学校权益、学生权益频频遭受损失[4]。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学生久而久之失去了对企业的信任,加剧了社会就业风险和就业难度。
1.4师资力量差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为应对我国的产业升级要求,我国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可是当前国内一线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普遍比较低。职业教育效果差和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其实有直接的关系,该现象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表现的十分显著。国内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普遍有学生学历低、素质低、数量不足的情况。此外职业教育和教师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学生发展要求,教师没有工作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都是如今的困境。
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解决思路
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很明显的发展问题,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如果无法支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势必会影响到地区的建设和稳定发展。
2.1拓展教育投资渠道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在2007年开始就已经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补助体系,能够减轻一些中职家庭困难学生的入学负担。大量的减免政策让许多农村学生受益。有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4年,我国政府总共为学生提供了966亿的助学资金,受到过资助的学生数量达到了7210万人。农村地区中职教育经费投资中国家投入占比是最大的,但仅仅依靠国家显然是不可行的。考虑到谁受益谁投资这一原则,在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必要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作用,要展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让企业充当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助推者角色。让企业投入足够的资源、足够的资金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可以用相应的制度法规,调动企业主动参与建设职业教育。要明确不同企业的任务、职责,通过征收职业教育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短缺问题。
2.2明确企业义务引出企业教育价值
企业不仅仅要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如果条件允许,人才也有必要为中等职业教育所用。职业学校需要主动和企业合作,共建发展模板、发展模式,让企业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职业教育作用、职业教育价值。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和企业都有建立合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问题就是双方并不充分信任对方。对此国家站在大局观角度,有必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法规法律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容和工作义务。企业和学校可以用一对一扶持计划,包括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职业教育内容。让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市场接轨,贴合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国家需要做好该过程的评估,用严格的奖惩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2.3引导大众观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地位
事实上很多人对于职业教育都是不屑一顾的,认知上的偏差让很多人比较反感职业教育走出的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学生是升学失败的失败者,没有办法上正常学校才上的职业教育。农村地区这种表现要更加明显。在人们都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淘汰后的选择模式后,社会是没有办法发展职业教育的。对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积极宣传职业教育价值和意义。让人们消除过去的错误认知,提高职业教育重视度,对职业院校学生予以更多支持、认可、信心。在全民认为职业教育不是低人一等以后,才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职业教育,为我国输送和培养优质技术人才。
3结语
社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人才,21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有道理可言的。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输送着技术人才中坚力量,如果没有了中等职业教育,很多工作就会没人能做。农村中职教育更是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其对于农村人口的就业、素质提高都有帮助。一定要吸引更多资金,做好法律系统建设,拉近校企之间的关系,让大众改变过去错误的职业教育看法。
【参考文献】
[1]王辉,陈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及未来走向[J].教育与职业,2020(09):5-12.
[2]付迎春.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4.
[3]张亚中,袁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研究[J].职教论坛,2020(01):16-21.
[4]刘天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29):184.
作者:侠婷婷 单位: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