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探讨
摘要: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量不多,区域分布不均衡,招生效果不理想,在校生流失普遍,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流动性强,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有待加强。这是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几经搬迁、撤销,学生及家长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而且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校企分工协作不明确,产生了内部矛盾。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建设,扩大招生范围,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挖掘学校培养特色,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职责,进而提高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力。
关键词: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问题
2020年3月17日,《人民日报》以“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主题对凉山地区职业教育受益状况进行了报道。目前,凉山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部分构成,其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在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战中,中等职业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1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量不多,区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一共有16所,其中14所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2所由其他部门管理。从办学性质来看,14所由教育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中有民办学校3所,公办学校11所。从学校类型来看,中专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只有5所。从地理分布来看,共分布在凉山州9个县市,以西昌市6所数量为最多。从整体上看,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不多。凉山地区包含17个县市,在东部区域的美姑、昭觉、布拖、雷波等众多县份中没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2招生效果不理想,在校生流失普遍
近年来,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政府推出“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生源与过去相比较,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整体上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招生效果仍不理想。从2019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人数较上一年下降了3.5%。从招生质量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均是从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完成后剩下的生源中进行招生。调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大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百分制成绩中20~40分是普遍现象。随着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深入,地方控辍保学政策落实精准。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出现辍学的情况仍旧普遍存在。2019年,凉山地区归属教育部门主管的1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流失805名在校生,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7%。
1.3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流动性强
截至2019年,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共有1451名专任教师,教师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5.3%,生师比从2018年的20.5∶1增长到了现在的21∶1,教师流失情况比较普遍,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性不强。从职称上来看,2019年未评级教师和初级教师的占比较2018年有明显下降,说明新晋年轻教师在工作初期不久就转变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
1.4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有待加强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高,大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仍以原有的专业为中心来进行人才培养,未能较好体现出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主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分别由学校和企业独立负责,导致在具体教学运行中出现了教管分离的现象,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存在问题的成因
2.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几经搬迁、撤销
凉山地区现有的1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一部分是由过去的普通中学演变而来,有一部分是由过去的中师等学校发展而来,还有少量是近年来新建的。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分布不均。美姑、雷波等县份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艰苦,师资条件不成熟,无法满足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要求。
2.2学生及家长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生初中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为了无法上普高后的候补选择。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成绩无法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教育。
2.3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
过去20年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是以普通高中招剩下的学生为主,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整体不高,社会认识普遍集中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只能就业,未来缺少发展空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的收入待遇与普通高中、初中教师的收入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凉山地区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不稳定,大量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一时间接受不了差异,会选择离职。
2.4校企分工协作不明确,产生了内部矛盾
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以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岗位需求为参考,进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某一技术领域的可用人才,让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该领域的相关工作。企业所期望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该企业的技术型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工作。二者的目标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可用的职业技术人才,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学校是培养能够从事行业领域的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多个企业就业,而企业所希望的是学生毕业后只能到该企业就业,在这一点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校企融合难以深入,出现了教管分离等问题。
3发展建议
目前,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已经为地方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了进一步巩固凉山地区脱贫攻坚的成果,还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第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建设,扩大招生范围,不能仅限于县内,应覆盖到全州范围,州属学校应把招生重点放在没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县份。第二,积极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在每年四月份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需派人进入各地初中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帮助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第三,挖掘学校培养特色,形成以一技之长为代表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稳定教师队伍。第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双方职责,正确分工协作,不相互干扰,形成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保障企业放心用人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明峰.四川凉山,八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受益免费职业教育: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人民日报[N].2020-03-17(12).
[2]凉山州教育体育局等.凉山州中等职业教育2019年度质量报告[R].北京:北京中思远信息科学研究院,2020.
[3]余滢.凉山彝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173.
[4]张小兰.四川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研究[J].四川农场,2008,(02):24-26.
作者:李俊佐 姜廷志 单位:西昌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