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护生实验教学
摘要:在对积极职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介绍的基础上,提出3条潜在的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路径,并结合外部积极力量要素,构建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概念框架,以期为后期开展系列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积极职业教育;高职护生;虚拟仿真;概念框架
1积极职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在西方积极教育运动中,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积极教育指的是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在国内,班华教授在我国当代教育中提出了“心育”概念[3],他认为“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教育观,强调发挥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崔景贵教授在论述当前的心理教育范式时,也充分体现了积极心理教育的主张,并明确提出了积极型心理教育和积极职业教育[1,4-6],认为这是21世纪主导型教育范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心理积极和谐自主发展和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心理教育要关注和研究人心理生活积极方面,用积极方式来对心理教育问题做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
2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路径
积极职业教育范式需要具体的实现路径。姜飞月[7]提出,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任务应贯穿于所有的课程教学中,应在各课程教学中落实积极职业教育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所倡导的生命化教育内容、活动化教学方式、心本化教育管理等理念不谋而合。虚拟仿真实验是通过创设高度仿真的临床情境,引导护理专业学生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其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积极职业教育置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这一具体化情境中可以发现,实现积极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挖掘护生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潜能、提升护生专业忠诚度的积极要素、激发和引导高职护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
2.1挖掘护生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潜能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看出,利用虚拟仿真模拟人创设高度仿真的临床情境,护生需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对模拟人进行正确诊断、治疗和护理。这就要求护生需具有体格检查、隔离技术、静脉抽血、输液、测量生命体征、监护技术等技能,并需掌握药物学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相比传统的讲座式理论教学以及小组式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过程中,护生根据教师所给病例自行分组,在小组中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各成员间相互配合,每位护生都是各个不同环节的主角,对模拟人的病情做出综合判断,做出临场指挥,有助于培养护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本课题组前期对于护生课堂参与的研究显示,主动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占75.6%,超过一半(51.6%)的学生选择教室前面的座位[8]。Willard从课堂生态学的角度指出[9],学生对于课堂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一般选择前排座位的是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这种座位选择的课堂空间的构成对课堂的人际互动有积极意义。这些都表明护生对于在虚拟仿真模拟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意识较强。
2.2提升护生自主学习策略和专业忠诚度的积极要素
目前,国内护理教育领域已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应用于护理专业等实训课程[10-11]中。这些应用的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使护生能够熟练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自主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是学习方法技能与学习调控技能的有机统一[12]。学习策略与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关,自主学习策略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关键性路径[13]。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护生通过对自身虚拟仿真实践学习活动的评价和批判,实现对已有行为的反省、自我意识的反思,从而实现自我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2.3激发和引导高职护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职业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任务应贯穿于所有的课程教学中,应在各课程教学中落实积极职业教育观。对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而言,其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能够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护生以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
3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概念框架
积极教育是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14]。这说明开展积极职业教育除了上述3条潜在的发展路径外,还有必要充分发挥外显的积极力量。开展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外显的积极力量主要包括创建积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多元化评价手段等角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概念框架以护生潜在积极力量为核心,以外界积极力量为依托,从而实现提升护生学业成就及学习体验的最终目的。其中,护生潜在积极力量即为上文所述的3条发展路径,而外界积极力量主要包括了从硬件网络学台、积极学习氛围、学习共同体等要素着手创建积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以及利用多元化评价手段等。最终的护生学业成就及学习体验则包括了护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策略、专业忠诚度及学习兴趣水平等。
4结语
长久以来,高职护生常被置于低于普通高校本科生要求的培养模式下,这种消极教育主要是从问题出发,关注高职护生的消极面。而积极职业教育提倡采取适当的、积极的手段促使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本文依据积极职业教育范式,提出了发展路径并阐述了外界积极力量、护生自身积极力量的关系,明确了最终的输出评价指标。这一概念框架的适用性还有待于今后的实证研究加以检验,这也是今后基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高职护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彩利,刘晓,俞梦盈,等.护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5):97-99.
[2]崔景贵.为积极而教: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蕴与范式[J].职教通讯,2016(10):62-63.
[3]班华.探索职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成果[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1):125-128.
[4]崔景贵.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J].教育研究,2015(6):64-69.
[5]崔景贵,姚莹.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策略[J].职教论坛,2015(1):4-8.
[6]崔景贵.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3-59,68.
[7]姜飞月.积极职业教育构想及其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J].职教论坛,2015(7):4-9.
作者:周寒寒 马常兰 洪震 吴鹏 李岩 朱晓艳 丁彩华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南京鼓楼医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