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3 15:02:00人气:402

【摘要】职业教育机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行业中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职业教育工作的不断被重视,电气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就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促进教学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从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角度来看,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比较多。在新的时代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改变发展思路,以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让学生对这个专业有准确的定位,认识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基本需求以及确定自己能力培养的途径。同时,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让他们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而不仅仅是得到高收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对电气行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在校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输社会信息,让他们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形势,思考自己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也要力足于实际情况,进行长期的市场调查,开展校企联合工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更正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个行业有正确的认识。

2.人才培养的更高目标

目前,人才与技术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元素。对于电气行业来说,也不例外。电气自动化专业要确立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要有危机意识,向社会不断输入技术型人才,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突出教学的重要性。重视教学活动安排,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建立联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准确认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化教育改革,从市场需要出发,完善教学策略。

3.注重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

创新是本时代的主题。人才培养也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际需求,了解社会缺乏哪类人才,自己该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不能停留在原地,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学习更多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很多的经验。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说,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重要一环是进行职业教育,要做好职业教育,就必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完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体系,使其更符合时展的需求,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求同而存异。

二、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1.积极开展市场调研

目前来看,职业教育电气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注重市场调查,对这个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学生没有走出来,教师也没有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电气自动化教学脱离的实际,学生无法接触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敢于突破,注重与市场的接轨,立足于市场需求开展教育教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这个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考虑,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降低学生的就业压力。

2.积极建设实训基地

现阶段,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实践经验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教育部门也要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台,让学生有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

3.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

创建校企联合。在此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与实践。教育部门也要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活动,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当然,学校也应该引进优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为学生做知识与就业指导。

4.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目前的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重新定位电气自动化行业,制定更高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上应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5.完善专业的建设标准

学校管理者也要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有正确的认识。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学校也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重新思考专业价值,结合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课程进度、考核标准。同时,还应该以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电气自动化专业举办的相关活动,加强师生交流。

6.考虑职业的岗位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新思考岗位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性人才的能力要求。建设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变频调速系统运行与维修、电机拖动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等4门核心课程,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7.优化电气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做好监督,保证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落实。此外,学校还应该将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作为教师评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评教,老师之间也可以互评,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相关岗位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同时,学校应该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新的课程体系打通了原有课程体系中不同专业课程类型间的壁垒,理顺了课程重要性与课程开设顺序间的关系,同时完善了专业方向设置,强化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优化了整个课程设置过程,确保了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总的来说,新的课程体系去除了一些冗余的公共基础课程,增加了缺失的专业课程,调整了一些专业课程的所属类别,同时在完善已有的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开启了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并加强了课程设计的设置。例如: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中新增了“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供配电技术”课程;同时通过融合原有课程体系中本属于“楼宇自动化”方向的若干课程,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计中,新增了“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等学科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的课程设计,并为每个专业方向分别新增了一门课程设计,如: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新增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也符合时展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确立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优化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行业特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逐渐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师也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做专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熊中刚.“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5.

[2]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

[3]邢贵宁.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4]代祖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8.

作者:朱贵平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