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宋代科举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的借鉴

宋代科举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的借鉴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5 19:58:00人气:989

摘要:宋代作为我国科举教育取得极大成效的王朝,其科举教育的经验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在科举教育中的许多做法足以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使职业教育更为适应时代所需,成为真正的应用性职业原发地。

关键词:宋代;科举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历史借鉴

一、宋代科举教育的基本做法

宋代非常重视科举教育,在科举教育上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明确的教育制度

宋代深刻借鉴五代十国以来的经验,强调科举教育。在教育思想上重视学校建设:“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其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某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故为设立学舍,保明举送之法。”在教师选择上,重视德才双修。“必求天下贤士,使专教导规矩之事”,认为“欲为人师,而自献以求进,非礼也。”要求诸州教官必须为“两学之选。”保证教师质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践教育,反对浮夸之学。胡瑗创制的苏湖教法,“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对宋代科举教育影响深远。

(二)有系统的法律制度保障

宋代科举教育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法制未立,殆无一厉天下。”首先有权威的法律保障。宋代初年,宋太祖“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开立法先河,之后宋真宗、宋神宗、宋徽宗先后制定《学令》、《内外学制》等法律予以保障。其次通过一定的行政规定来对不同时期的的教育情形予以规定。宋徽宗崇宁五年著令,进一步规范三舍学习纪律和内容。再如针对“有司命题苟简,或执偏见臆说,互相背驰,或发策用事讹乖,故士子眩惑,莫知适从,才者或反见遗。”现象,规定“自今碍格、不碍格人试于漕司者,分院异题,永为定制”。对于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先后规定了糊名法、腾录制等制度。

(三)有严密考试舞弊的防范措施

宋代对科举教育的考试舞弊有着严格的措施。“举人之弊凡五:曰传义;曰换卷;曰易号;曰卷子出外;曰誊录灭裂。”宋代为防止这些舞弊现象的发生,规定很多措施。首先,重视负责考试的官员遴选。考试官必须选择“有风力者”,就是必要相当的气节和操守,而且针对不同地区的学术凤藻,选择相应的考试官。“地多经学,则博选通经者;地多赋学,则广致能赋者。主文必兼经赋,乃可充其职。监试或y贰不胜任,必别择人。”其次,对于考场有严格的防范措施。入试日“一切不许传递。”对于收缴试卷和阅卷,明确规定,“士人暮夜纳卷,易于散失。宜令封弥官躬亲封谲卷柜,士人亲书幕历投柜中。俟举人尽出院,然后启封,分类抄上,即付誊录所。”其三,强化监察官员和民众监督。规定“其考官容情任意者,许台谏风闻弹奏,重置典宪。及出官钱,立赏格,许告捉怀挟、传题、传稿、全身代名人试之人。”有效地保证了科举教育的正常进行。

(四)有严格的科举考试维护措施

任何制度设计再精巧,都有漏洞所在。宋代的科举制度也然,因而宋代就对科举教育制度中的漏洞在不断地完善中。宋理宗绍定元年“有言举人程文雷同,或一字不差。其弊有二:一则考官受赂,或授暗记,或与全篇,一家分传誊写;一则老儒卖文场屋,一人传十,十人传百,考官不暇参稽。于是命礼部戒饬,前申号三日,监试会聚考官,将合取卷参验互考,稍涉雷同,即与黜落。或仍前弊,以致觉察,则考官、监试一例黜退。”尽管规定很严格,但可能积重难返,并没有收到良好效果,第二年就发生了针对考官的腐败情形。“臣僚言考官之弊:词赋命题不明,致士子上请烦乱;经义不分房别考,致士子多悖经旨。遂饬考官明示词赋题意,各房分经考校。”这说明宋代科举考试的舞弊一直不断发生,也说明了宋代对科举教育一直有着严格维护措施,以避免“怀挟之禁不严,皆为具文”情形的发生。

二、宋代科举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借鉴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如何更新职业教育内容,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培育新时代所需的新型劳动者。宋代科举教育的做法有足资借鉴之处。

(一)要重视健全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必须重视法律在职业教育中的形成和涵化作用,增加其权威性。在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中,要借鉴宋代科举教育的经验。“使治经者各守家法,答义者必通贯经文,”既要有从职业教育宏观指导的国家层面的法律,也要有适合不同层次的地方法律,同时还要有一定简便可行的的行政制度来维持,以增加职业教育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要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遴选

职业教育发展的如何,和师资的质量密切有关,必须有明晰而严格的标准。宋初就规定:“诸州考试官,令长吏精选僚属有才学公正者充。”而且规定:“学官岁一试。”宋初的这种做法,对于我们职业教育来讲,师资选拔也要重视发挥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尽可能使职业教育的师资符合本地方实际,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要重视职业教育生源的遴选

职业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有鉴于我国的教育体系的不同特点,在职业教育上对于生源也必须给与应有的重视。宋代对于科举考试规定“今后科场及太学公私试,所存留三分解额,均作十分通融,先取二礼合格之人,不得过五分,次取他经。”而且要求“国子监生自今须听读满五百日,乃得解荐。”就是保证生源的质量,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须在生源管理上给与精心谋划,制定长远目标,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有效发展。

(四)要重视家庭结合教育的建设

宋代科举教育的发展所以取得很大成绩是和良好家庭教育分不开的。宋真宗时进士赵定授海陵从事,其母教育其“勿饰虚以沽名,勿事佞以奉上,处内在尽礼,居外在活民”。宋学家吕希哲母亲在其年少时,就注重加强其修养教育。“衣服虽谨,行步出入,无得入茶肆酒肆。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不正之意,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目。”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讲,也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实现家庭心理和职业心理的契合,形成健康向上的的职业心理。总而言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丰厚的教育历史的土壤之中,必须对我国古代的教育经验进行科学的扬弃。诚如董仲舒所说:“譬犹琴瑟,必改而更张之,乃可鼓也。”现代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必须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科学汲取传统教育智慧,才能生发出富有现代特色而契合时代精神的职业教育之花来。

参考文献:

[1].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EB/OL].新华网,2014-10-13。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3]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石介.贤惠录[M].古今图书集成本.[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作者:李奇儒 张媛 单位:北京德和衡(邯郸)律师事务所 沈阳师范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