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绩效将成为预算执行的主要任务。本文尝试分析列举出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可能面临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预算管理专门机构、合理设置预算绩效目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全程监控预算管理过程、完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等方面,希望对推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预算管理的新要求
从我国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政府会计制度以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为核算基础,重塑了高校的会计要素,以“费用”取代了“支出”,同时首次提出预算会计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这一体系的设计,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求预算编制更加严密化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需要更加严密化的预算编制,依法依规编制预算。一是要根据《预算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统筹兼顾与收支平衡”、“勤俭节约与突出绩效”等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二是高校预算编制部门要与各职能部门积极沟通、深入了解,围绕学校工作大局和年度重点工作,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地编制高校财务预算。
(二)要求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
政府会计制度在核算方法、会计要素、跨期摊配费用、资产核算、债权价值、报表结构体系项目等方面均做了完善和改进,这为高校预算编制提出了更加科学化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寻求更加科学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创新预算编制模式。一是要将“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预算方法有机结合,将高校预算主体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工作绩效结合起来。二是要不断创新预算编制模式,构建高校宏观预算编制体系和微观责任预算体系,形成宏观控制微观督导的预算编制格局。
(三)要求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
政府会计制度为高校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预算编制要求,需要明确项目具体绩效目标。一是需要将预算的制度、责任、费用、指标进行细化,包括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修改预算的办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预算的评价和考核等内容。二是需要确定高校的发展规划并按轻重缓急建立3~5年的专项建设项目库,从项目立项、审核、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项目化管理。三是需要把各部门的预算结合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测算,细化预算项目,切实做到“花钱比问效”。
二、当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当前财政部门的一项重点改革工作,高校开展教育成本核算已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但就高校的社会组织属性、服务特性、教育属性等特殊性,如何有效实施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绩效管理效果,这也是各高校在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和预算绩效管理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方面
在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中,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很多高校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工作而已,仅仅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抽调部门几名工作人员参与此项工作,预算编制结束后,此项工作就告一段落。导致预算编制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工作没有持续性和科学性,致使资金使用没有科学的分配方案,确定预算项目绩效目标没有可操作性。
(二)监督管理方面
部分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对预算的执行过程监管不力,出现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或是在执行过程中随意调增或调减,降低了预算的公信度,对内部预算使用缺乏有效的评价与考核,也没有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督查,导致预算执行没有得到有效地监督,影响了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绩效管理观念
目前,大多数高校内部还未建立以绩效管理为目标和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观念,预算绩效管理不是财务一家的事情,往往需要高校内部教务、科研、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配合。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也不仅仅是绩效指标的打分,而是预算执行全过程中预算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实施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预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不断与时俱进、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预算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健全是做好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基本保障。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科室,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全校的预算工作。此外,面对高校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利益相关主体的复杂化,高校预算活动涉及的各方影响也逐渐加大。作为高校预算管理的财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要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因此加强高校预算管理人员的长期性业务培训十分必要。预算财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才能科学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需科学构建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主动,因此形成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对提高高校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十分重要。一是要建立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各高校应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表格和编制程序,各二级单位应根据学校财务部门的要求和下一年度的工作好、工作目标编制本单位预算,由校级财务部门对二级单位实行全面预算,统筹安排年度预算资金,并将审核结果反馈至二级单位,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流程。二是要构建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以绩效为目标的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关键,高校必须将预算经费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绩效挂钩。每年可由学校监察审计部门对上一年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率进行评议,根据预算的执行效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将评议结果作为下一年预算编制的依据,奖惩分明。对预算执行效果不佳的,预算部门应帮助二级部门分析预算执行差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三)需构建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是保证预算执行效果的关键,因此各高校应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是要在预算执行之前,应制定预算执行的阶段指标和资金使用计划。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分析当前预算执行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在预算执行时,财务部门要严格审查资金使用的性质、用途和金额大小,严格财经纪律,确保预算的合理、合法执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2]徐蕾.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与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改进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9):33-36.
[3]郭慧娟.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4):93-95.
作者:陈秀兰 白梅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