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3 01:24:00人气:334
[摘要]文章从财经职业教育出发,将经济改革政策和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财经职业教育,提出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办学宗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实现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深刻领会其内涵;构建职业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以经济改革为标杆,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关键词]财经;高职;经济改革;教育现代化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内金融体制做出重大改革,标志着中国经济由超高速增长向相对高速增长转变。与以前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本轮经济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如在市场方面,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所有制方面,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由此可见,党对经济改革幅度之大,推进经济改革的力度之强。地方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及时了解中央财经经济政策,掌握经济发展动态,将中央经济改革的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合理设置专业,科学进行课程改革,充分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体现财经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据调查,陕西共有高职院校63所(含本科高职学院),其中开设有财经类专业的院校有46所,比例高达88%。纵观近几年陕西高职院校招生计划,2013年有46所高职院校招录财经类学生,招录人数为10584人,2014年46所院校,招录人数为11753人,2015年44所高职院校(不含本科高职学院),招录人数6867人(不含提前自主招生计划),可见财经类职业教育占据了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足以对财经教育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二、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以经济改革为导向,转变办学思路
1.进一步准确定位办学宗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确立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科学理念,提出职业教育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职业院校要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作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进一步定位了职业院校,包括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办学使命是为国家积累技术技能。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财经类高职院校要认真思考,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能实现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将经济改革理论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融合,引进新的经济政策和会计工作能力标准,针对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摒弃大而全的财经理论教育,强化学生手工做账和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突出大数据财务实训建设,以全国会计职业能力竞赛为促动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符合本地区经济特色的财经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财经职业教育的核心。
2.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由国务院批准确立,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财经职业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并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加强财经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突出,首先要求职业教育者转变职业教育思想认识,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小而全的学历教育。其次财经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可持续教育,做好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实现财经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最后要做到将经济改革政策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生产融于教学中;要深度发展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优秀人才进校园讲课,推荐一线教师进企业实践,企业与学校相互交流,构建“店中校”课堂,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完成技术技能型教育使命。三、财经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1.深刻领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指的是职业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需求,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构成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对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针,财经类高职院校急需转变陈旧的职业教育观念,将职业教育现代化精神和要领贯穿于财经教育。首先,要熟悉国家经济改革政策,把会计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中。其次,充分调查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不同的会计专业方向,比如工业方向、商业方向、施工方向等,做到专业方向精细化,学生能力综合化,确保培养的学生是社会所需要的。最后,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借鉴国外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等。此外,还需与国家会计学院、用友新道、网中网等著名会计软件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会计工作能力训练”软件,尝试开发“会计能力”鉴定系统,建设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基地等,建立完整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彰显财经职业教育现代化特色。
2.以经济改革为标杆,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据调查,现有财经类高职教育有85%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滞后于经济改革。院校普遍认为财会类专业开设容易,投资少,所以盲目模仿其他院校开设财经金融专业,造成专业建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在理论上严重滞后国家经济改革政策,实际操作上与国家政策不符。从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看,有90%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建设要合理,专业学习方向要细化,因为选修的专业方向不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术能力也会不同。比如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不用懂商业企业会计的报税原理。商业企业会计要求每季度或每年向国税局或地税局提交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及企业增值税,而施工企业会计纳税报表相对简单,每月只需核算企业营业税额,根据公式“营业税=计价单×税率”进行计算就可以,不需掌握纳税核算程序。所以,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专业设置,构建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的会计专业群,体现专业学习的灵活性,工作的需求性和适应性。大一学生可根据报考志愿集中学习会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大二学生可自由选择会计专业方向,比如商业方向、工业方向、外贸方向、施工方向、事业、银行方向等,按照新的学习方向重新组织教学班。专业学习方向选择的灵活性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建设的合理性,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求。课程改革决定专业建设。因为财经类教材具有很强的政策倾向,职业教育又具有技术技能特点,所以财经职业教育不能照搬照用其他教材,需要院校组织骨干教师,在研究国家经济方针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特色,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教材要融入职业能力标准,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教学过程要强化实训环节。要以真实的会计角色任务或财务报表、做账凭证为载体设计课程。还要将会计行业标准与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写进教材。坚决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课程进课堂。
3.构建职业实践导向课程体系。财经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需积极探索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做账能力。在课程实践中,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如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的能力需求转换。建设过程完备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如“理论―手工做账―会计软件操作―会计工作能力训练―顶岗实习”。课程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课程内容要注重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的一致性;课程实施要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此外,高职学院要组织骨干教师到有经济特色的国家学习交流,了解先进的经济理论,以进一步修订课程教材,改进专业设置;推荐一线教师利用假期深入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掌握社会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社会需求吻合,缩短培养周期。要掌握国家经济改革动向,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融入财经职业教育,只有科学设置专业,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财经职业教育才能充分实现现代化。[参考文献]
[1]高纪元,邱冷坪.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5(5).
[2]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3]董洪亮,赵婀娜.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河南教育:职教版,2014(7).
[4]廖富洲.试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
[5]郁鸿元.对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思考[J].科学发展,2014(10).
作者:操龙升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