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融资政策探索

职业教育融资政策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07 16:02:00人气:40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继续深造,这样暂时性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不但是教育公平原则的要求,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文中论述了职业教育融资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融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融资政策;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高校和研究生的扩招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却只能暂时回避就业压力,无法根本解决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可以为学术教育积累经济条件,并且它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该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拓展职业教育融资渠道,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的现实意义

加强对教育融资政策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政府应该根据教育类型的特点,以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为基础,加强对教育融资政策的研究和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融资指导,使不同地区教育融资政策符合当地发展水平。教育融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兼顾效率和公平,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社会投入机制,使教育融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使用效率,改革教育体制,实践表明开放性的教育体制可以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方针、政策、体制和投入都是国家行为,是应该由国家来负责的;如何办学是应该由学校和校长负责的。不同学校领导和办学模式不尽相同,国家和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充分尊重学校自主性。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普及的投入,而不能只注重精英教育。政府融资政策的开放性比政府融资的覆盖面更为重要,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美国近代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点对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以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教育,提出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业生产需要,实现教育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的目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舒尔茨和一些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本说,这种学说认为蕴含在人体内的人力资本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所获得的,通过教育劳动者掌握了知识温和技能,人力资本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专家巴洛夫在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本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非洲国家利用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模式更有投资价值。舒尔茨分析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个时间内国民收入中的34%是教育促进的。德国经济增长有一半是职业教育带来的结果。日本在同时期国民收入中增长的25%也是教育促进的结果。这些人认为职业教育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关注。

(2)国内研究现状。教育学家黄炎培认为教育有三个目的:学习谋生技能、为服务社会储备力量、为促进社会生产做好准备。1934年职业教育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促进个性发展、为谋生做准备、服务社会、促进国家生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增加,国家逐渐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国对于教育融资的研究相对增多。多数专家以职业教育融资现状为基础,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问题,比如政府投入经费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马树超提出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投入的教育资金比例;要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劳动预备制度,规范就业市场准入条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胡俊提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按照国家教育定位应该形成政府主导、多种渠道配合的融资模式,平衡投资结构,提高经费利用效率,通过财政措施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二、我国职业教育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GDP比例低。国家代表了三种教育融资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结合市场模式、政府主导模式。英国是市场主导模式;荷兰是政府与市场共同融资模式,政府职业教育融资所占比重保持在50%上下;法国是政府为主导,辅助市场融资;爱尔兰是完全的政府出资。我国2014年的GDP超过63万亿,教育支出25200多亿元,所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但是其中职业教育支出约2500亿元,其中政府只占了投资总额的2%左右。我国职业教育是政府主导的融资模式,国家投资应该远远大于私人投资比例,但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投入只占GDP的4%,和法国以及爱尔兰这些国家差距很大。

(2)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教育总投入比例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教育投入水平也跟着提升。2010年至今我国政府对于各种类型教育投入都有所增加,当然职业教育也在其中。但是研究发现虽然投入资金在不断增加,但是不同类型教育经费中政府所占比例基本没变,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为22%左右,普通高中所占比例10%左右,中职教育比例为7%左右。虽然中职教育投入比例有所增加,但是教育投资总量比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少很多。比如2010年普高投入资金为11093408万元,占政府教育总投资的9.1%,而中职教育投入资金为8141847万元,占当年财政投入的6.6%,和普高差距很大。我国历来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首位,每年高等教育支出都不低于20%,比普高和中职教育二者总投入还多。另外,我国职业教育政府财政投资地区间差异巨大。其中财政投入较多的省份集中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比如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甘肃、宁夏和西藏等地的职业教育投入处在垫底的水平。教育投入的地域性差异不但体现在排名上,不同省份教育经费占总体的比例相差更是巨大,广东省每年的教育经费占全国总投入的8%左右,教育投入最少的西藏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0.5%左右。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四地教育经费投入总和占教育总投入的3.3%左右,而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四省教育经费之和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的25%左右。如果教育投入仍以这种状况发展,我国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加剧我国二元结构现状,给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带来重重困难。

(3)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不够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但是融资模式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必然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1978年至今虽然中职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和常规教育模式相比生源规模较小。比如2010年中职学生数只占普高学生的10%。近几十年我国高校和普通中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拉大了职业教师的队伍的差距。2010年我国高校教师135万人,普通中学教师505万人,而中职教师只有30万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将教师和学生人数综合起来,可以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因素。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比例都高出其他类型教育,这充分表明职业教育投入的不足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融资政策建议

1.增加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比例

首先,提高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看待,因为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大,甚至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应大于普通教育。其次,在投入充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职业教育资金。全国范围内要增加职业教育投入,至少要和普通中学教育资金相当,利用财政投入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东西部教育拨款水平应该平衡,增加贫困省份教育拨款,这是教育公平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再次,加大高新和尖端专业的教育投入,让职业教育水平符合经济改革和发展水平,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依靠先进科技实现民族复兴。

2.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在财政拨款充足的基础上,政府应该考虑能够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拨款标准和融资政策。我国通常的拨款方式是逐年递增的,随着政府年度预算总额而增加。这种方式缺少激励机制并且不符合市场规律:要想提高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就应该将财政拨款和职教产出挂钩,国家应该制定衡量标准判断职业教育目标完成情况。比如完成培训的人数、职教毕业后找到工作的人数。不过,虽然产出作为衡量指标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由于资金问题企业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培训。所以,政府在职业教育投入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产出、市场、吸纳度等因素,这样才能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符合市场规律,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3.鼓励私人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1)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融资。在拓展职业教育融资渠道的时候企业进入人们视线,希望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时候企业得到了熟练工人,这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更大利润。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标准,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我国职业教育融资一直是政府主导,没有要求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政策,企业也没有进行职业培训的传统,很多企业不注重职业教育。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员工选择余地大,企业没有培训意愿现在国家对企业征税较高,很多企业无力进行职业教育。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或者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政府可以制定一些财政激励计划。比如可以用企业培训费用抵消所得税,这个制度需要先健全税收制度。或者采用学徒工资模式,允许企业支付学徒低工资,政府协调学徒接受低工资培训签约,因为学徒需要进行时间进行培训,工作效率较低。或者通过社会保障减免方式,政府允许企业把培训费用抵消员工部分社保费用,并且让企业从社保税中扣除培训费用。通过税收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其他机构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并且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壮大。

(2)发动个人参与职业教育融资。通过职业教育个人所获得的利益最大,按照谁受益谁买单原则,学生应该为职业教育付费。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作为公共产物由私人出资能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学员付费是私人出资的一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自身的发展企业员工具有的危机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训个人可以提高劳动技能,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大选择余地和更高的收入。但是,职业教育学员尚未参加工作,让他们支付高额培训学费是有困难的。为了鼓励学员参与职业教育,政府可以根据学员家庭收入水平进行适当的补助,弥补他们学习期间付出的经济代价。补助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是学费、生活费、交通费或者是住宿费等形式。政府可以设置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制度,学生可以申请一定额度的贷款支付教育费用,在申请贷款时银行不考虑学员收入水平,这就是助学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是根据学员家庭情况和学术水平进行补贴。世界上很多国家有这种制度,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职业教育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政府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引导和鼓励学员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以免家庭困难的学生辍学,这是我国教育公平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吴茜.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融资模式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陶志勇.职业教育融资政策的探索与实现途径研究.经营管理者,2013,08(21).

3.王维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融资政策分析.中外企业家,2014,09(22).

作者:肖立群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