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微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微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0 21:57:00人气:466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微课的特点和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数据;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载体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目前,随着我国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已走进高等职业院校。微课的运用有利于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教育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大数据变革的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关键词,大数据权威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2013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这标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1]。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微课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Northern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University)的Terence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他认为,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2],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去思考那些与主题相关的、应被熟练掌握的核心概念。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JuanCollege)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教学。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3]。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可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在我国,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4]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此后,微课逐渐在我国兴起,并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和关注。随着大家对微课的不断认识,微课的内涵也不断完善。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微课下的定义更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其给出的定义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微课的特点

2.1浓缩的特点

微课内容为单个知识点,常以精短视频来呈现,从时间、内容、形式都体现出“浓缩”的特点。时间上,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内容上,微课将传统课堂的45分钟教学内容进行精炼、总结、压缩,体现出“小而精”的特点;表现形式上,微课多以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丰富生动,易于接受。

2.2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微课成果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不仅提供了视频,还有配套的知识导向、配套测试、知识拓展、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通过微课平台学习,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反复观看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要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3呈现形式多样化

微课的呈现形式多样,主要有真人的讲授与演示、卡通动画、电子黑板等形式,这使得微课更加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微课教学平台不仅面向师生,也面向全社会广大的学习者。

2.4情景化

微课涉及多个学科,可以结合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医院、疗养院、学校、企业、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这些都是日常教学难以满足的。

3微课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

3.1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微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乏味和枯燥,基于学生对网络比较热爱和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并且多以动画等形式展现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效学习,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微课教学也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更多更快,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2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如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互联网时代。同时,人们的信息获取也从传统的报纸、期刊、书籍等纸质媒体形式转变为网络数字媒体。传统课堂中,教师只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讲解,而微课面向的群体广泛,将优秀的微课作品通过微课平台向广大师生展示,可以将知识更快更广地传播出去,以便让更多的学习者从中受益。

3.3有利于搭建高校教师交流平台

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将自己优秀的教学作品向全国的学习者展示,以便广大师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微课平台有利于各个院校间的教师互相熟悉、互相交流和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教师的反思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虽然高校逐渐开展了微课教学,进行了微课比赛,但高校在微课的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往往需要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作微课,成本较高,实施困难。学生是微课的终端用户,在制作微课时不仅应考虑教师的发展,也要关注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因此,目前的各类高校对于微课的应用还处于浅层次的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微课的制作和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炜明,廖书.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0(1):18-19.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作者:孙小斐 邹颖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