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技术型高校发展思考

职业教育技术型高校发展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2 14:26:00人气:315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职业教育技术型大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诚毅学院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气功在职业教育技术型高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得到在校大学生的喜爱与广泛参与,但这项运动还需在课程体系、校园宣传、教学科研及竞赛活动等方面加以改进与提高,才能够保证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健身气功;职业教育技术型高校;发展现状

一、前言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2014年10月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2]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也成为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福建省职业教育技术型院校―――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自2011年将健身气功正式列为公共体育课程,在这四年间通过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竞赛活动逐步把健身气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首次亮相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并取得佳绩,包揽“六字诀”项目的3项金奖。为促进健身气功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普及推广与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30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学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影响职业教育技术型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促进健身气功在职业教育技术型院校的发展。

二、学校健身气功课程开设现状及师资队伍情况

集大诚毅学院专业类别有近20种,按体育与非体育专业来区分,在体育专业中目前除2014级还未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外,其他年级体育专业学生课程中均开设了传统养生课程(含健身气功)。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选修课―――健身气功,来完成体育学分的选修。调查显示,自2010年健身气功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尝试性开课以来,立即得到了在校生的欢迎。2011年健身气功正式纳入共公体育课程,并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健身气功项目,目前选课情况良好。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现有13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教授占15%,副教授占7%,年龄在31-40岁的教师比例高达76%,从学历上来看,研究生比例占69%,由此可见诚毅学院的体育师资队伍普遍年轻化,学历水平也普遍较高,在这些教师中,有一名教师具备一级社会健身气功指导员及裁判资格。这也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健身气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三、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知情况、运动兴趣与习练效果分析

(一)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知情况

在是否知道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一部分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通过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的学生100%都了解健身气功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一部分。没有上过健身气功课程的学生中只有25%的学生了解,而且这部分学生是都是通过有上过健身气功课程的同学介绍才了解到的。可见当一个体育项目只有被学生所接受,那么学生就是很好的传承者。在是否愿意学习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有71%的学生有意愿学习健身气功,10%的学生不愿学习健身气功,19%的学生持观望态度。可见通过课程教学吸引了学生对于健身气功的学习热情,这对在高校中推广健身气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是否了解健身气功的健身功效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通过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的学生有15%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12%的学生表示了解;较了解健身气功的同学占73%。在没有上过健身气功课程的学生不了解的比例达100%。由此可见,健身气功通过校园课堂的推广能够很好地被青年学生群体了解并接受,而没有通过课堂教学的学生对健身气功内容及功效是完全不了解。调查数据还显示,课堂是在学生群体中推广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最佳场所。2013年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从的讲话中我们读出了青年一代的责认与重托。从教育实践和相关研究可以看出,通过传统民族体育在高校的兴起与推广对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运动兴趣分析

从是否有兴趣把健身气功作为自己长期体育锻炼途径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在有学过健身气功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有兴趣把健身气功作为自己目前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也有64%的学生想把健身气功作为今后参加工作后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没有学习过健身气功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表示有兴趣学习健身气功。从不选择健身气功作为自身体育锻炼方式原因的调查统计数据看:有89%的学生由于无法静心完成习练而对健身气功不感兴趣;有51%的学生不喜欢缓慢动作的运动项目。这些原因表明在当今社会资讯轰炸,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资讯快速填充我们视野,特别在手机网络高速发展与普及的情况下,内心浮躁的大学生更乐于在指掌间进行快餐式的学习。作为新新人类,多数大学生更愿意接触新鲜刺激的活动,对于健身气功这种注重内外兼修,以自身形体活动、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的运动形式,需要充分的耐心与自省,使得大学生们对其无法深刻融入其中。从选择选修健身气功课程原因的统计数据看,有81%的学生因为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显著而喜欢这门课程,有32%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健身气功的伴奏音乐而选择这门课程,有22%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健身气功后可以传授给自己的长辈们,还有10%的学生是因为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及喜欢任课教师而选择了健身气功课程。

(三)健身气功课程的学生习练效果分析

健身气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在短时间内身体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从而促进身心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在对上过健身气功课程的学生调查中,有46%的学生认为习练健身气功增强了自身体质健康,有35%的学生认为健身气功缓解了生活压力,有23%的学生认为健身气功有利于陶冶自身情趣。调查数据还显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健身气功习练之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健身气功的功效有了切身的体会,通过健身气功的习练,学生在体质健康、内心调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是否愿意带领身边朋友、同学一起习练健身气功的调查中得知:有43%的学生愿意带领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习练健身气功。由此可知,通过习练健身气功能够给学生自身身体带来良好效果,同时也有机会把这种收获与人分享。在健身气功选修课的时间安排上,有37%的学生希望将课程安排在早上或上午一、二节课这个时间段。因为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知道健身气功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体育课程,它遵循了自然规律,早起参与健身气功的锻炼能够更好的提高其健身效果。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不仅丰富了高校的体育教学资源,而且健身气功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其次,对学生内心调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三,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健身气功在校园推广问题分析

关于是否需要增加健身气功课教学内容的调查数据表明,有58%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一些日常保健内容;有47%的学生认为定期组织一些健身气功的学习、交流与展示活动可以激发其对健身气功的学习兴趣;还有16%的学生希望在教学中增加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以及提供更多的健身气功信息。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需要增加哪些健身气功的活动内容,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有不同的诉求。体育专业类学生有85%希望通过参加健身气功相关赛事或交流活动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非体育专业类的学生有25%的认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展示来提高自身水平,有21%的学生选择参与健身气功学生社团组织,希望通过社团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自身水平,还有20%的学生选择开展明星赛事,提升健身气功在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度。综上,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健身气功的诉求大多集中于对中华传统养生保健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上,而这正好也是健身气功这项民族传统运动所蕴含的精华。这是因为健身气功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通过习练不仅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改善、各项生理功能的增强,人体运动技能的掌握,而且能使人的性情得到陶冶,从而提高人的身心健康。

五、发展对策与推广措施

(一)完善健身气功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健身气功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完善及考核标准。首先,针对职业教育与技术院校存在的大力扩招导致学校资源紧缩的现实情况,将健身气功课程内容逐步纳入学生第二课堂中。其次,还要加强对从教人员的把控和考核,出台切实可行的教师考核与评级标准,使从事健身气功的师资队伍更加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健身气功在高校得到有效推广。

(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对健身气功的宣传,除了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还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全方位、辐射全校师生的宣传途径,吸引学生群体、教师群体接触、了解健身气功项目。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学校主流的社交平台,使得健身气功这项运动能够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同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学生会、学校新鲜事等微博公众号,不定期地宣传健身气功相关内容,做好线上线下互动的活动推广模式,结合时下在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利用网络这个快捷且传播率高的媒介渠道向在校师生进行宣传。

(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学校应积极了解当下在校生关注的热点及喜好,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健身气功课程当中来,追求形式与内容创新,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时事热点相结合,推出大学生喜爱的、符合时展特征的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其次,要科学引导学生对健身气功产生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习练健身气功的兴趣,使得在校大学生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因此,只有不断地为健身气功注入时代元素,才能使健身气功在高校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

(四)教学、科研与群体活动齐头并进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群体竞赛活动促进健身气功在校园的开展。例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全国性的高校健身气功比赛,既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健身气功的乐趣,也让学生及观众在比赛过程中感受健身气功的魅力。同时,学校可以组织、邀请全国各地知名的健身气功专家、学者来校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扩大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影响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相关的业务学习,鼓励教师参与健身气功相关的科研活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二百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5.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2014-10-20.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2013年8月19日.中新网[EB/OL].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3/08-21/237441.shtml.

作者:陈丹 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