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教学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4 11:59:00人气:935

1新形势下中等职业类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中等职业学校高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问题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经历扩大招生到生源痿缩两个过程,然而长期以来生源文化素质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尤为薄弱,而数学更为突出。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呈现出如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阶段不愿意学习,导致文化课成绩很差,家长从孩子出路考虑,让孩子来中等职业学校学门手艺。往往家长和学生对职业学校教学要求根本就没有正确对待,认为来职业学校只是学专业技术,不需要学习数学课程,对数学课学习采取放任态度。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更有甚者上课睡觉玩手机。

1.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内容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针对性,各专业教学内容基本一样;缺乏适应性,数学课教学不能满足专业课程改革之需要;缺乏应用性,教材对数学知识应用性展示不足;缺乏文化性,教材忽视了学生素质培养,特别是数学思想文化的培养。现在所用的中职教材,与普通中学教材同出一辙,只是降低了要求。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数学教材过于繁杂,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与中职生的学习目标不匹配,不仅增加了中职生学习难度,还容易使中职学生产生抵制学习数学的心理,教学内容体系方面缺少针对性和适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的问题

鉴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材统一,各专业数学课教学内容相同,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不够,对后续专业课程中使用的数学知识了解不足,通常教学中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导致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后续专业课教学使用数学知识的要求,形成现行数学课教学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需要的没有讲透,很多并不需要的讲授过多,所教数学知识在后续专业课教学中使用率低的现象,使学生容易产生学习数学无用的感觉,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问题表现在,后续专业课使用到的数学知识在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加强,而不需要的内容又似乎面面具到。比如:机械类专业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要求在现行中职数学教学中没有加强,电子类专业所要求的逻辑代数教学内容在现行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经济类专业对概率统计的教学要求,在现行中职数学教学中也没有做到有效的加强。诸如此类问题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教学中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中职数学课不仅要改革,在改革的同时应该大胆创新,在教学内容组合上更趋于和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做到该加强的加强,没有的加以内容要补充。[2]

1.4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习,年龄普遍较小。毕业后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和成人高考,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基于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学习高等数学的考虑,目前中职教材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就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内容缺失:在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新课标实施后,中职数学删除了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等内容。内容重叠:中职数学和高等数学重叠最多的是导数内容等。由于教学内容、学生素质以及与专业课教学和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等多方面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信心不足,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试制度下初中时以升学为目标的被动学习的习惯,难以适应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松懈,加之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内容缺少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衔接,难以调动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在在心理上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加上目前数学教学内容上缺少针对性和适用性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随着中等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院数学课程改革滞后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越发显著。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虽然作了较大改进,仍然难以适应目前的教学对象,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千篇一律,无个性,无突破,最终严重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中等学院数学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中等职业学院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教学内容改革应就在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适度选择,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有所偏重,如经济类专业,要加强统计概率方面的教学,机械类专业应该加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方面的教学,电子类专业应加强函数方面的教学等。做到因材施教;适度结合专业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调整现有教材内容结合专业特点,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各校可先行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中职学院应积极组织编写适合职业学院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教材编写应体现:“以必需,够用为度”和服务于专业应用的原则。介于这两项原则,笔者以为,职业学院数学教材编写可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知识,第二模块为专业应用。基础模块为通用性模块,主要考虑通用数学知识的内容,适度注意数学思想的培养,以生活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到与高职高等数学的衔接问题。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一、数、式与方程;二、集合与函数;三、三角函数(含与高等数学衔接的正切、余切函数和反三角函数);四、解析几何初步;五、简易逻辑;六、数列。每章节后可附有必要的知识拓展和数学史料。专业模块为专业适用性模块,结合实际与专业课结合敢于创新,从实例入手增加数学建模教学,机械类专业加强立体几何等内容教学;计算机、电子类专业增加逻辑代数教学;经济类专业强化排列组合与概率教学。可考虑分专业设置,如:机电类、计算机类、工民建类、冶金类、经济类等。主要结合专业应用,适度增加微积分内容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可根据需要,先介绍数学理念必需的知识,再安排专题进行应用分析,注意体现数学分析思想。

2.2职业学院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职业学院高等数学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考虑进行分层次、分类教学。职业学院数学教学,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调整,教学内容选择要精简浅显,多讲例题、习题等,降低了学习难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大众教育”的特点。为满足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还应进行拓展与提高的教学,为提高学院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应注意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例题和简单介绍相关的数学发展史。分层次教学主要可以考虑开设数学选修课程:如为提高学生数学学生兴趣和专业实际应用需要,可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其目的是结合专业课相关问题,利用数学相关知识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提供的解答来解释和指导实际工作,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发展史》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发展的起源,对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职业学院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继续深造需求,可开设成人高考数学补习选修课程。

作者:熊巍 单位:安徽马钢技师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