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思考
一、整合的可行性
1.我县顺利通过了2011年的自治区职教三年攻坚验收和2011年的自治区合格学校评估。
2.县职教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职教中心硬件设施进行扩容和设备增添,为职业多种教学培训提供了基础保障。
3.“亮点”专业出成果。县职教中心开办的工艺美术专业2011―2013年137人考取了一、二本大学,其余毕业生也在外地或本地开办了农民画室或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室。
4.成人教育短期培训见成效。2011―2013年我县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工进行了机械制造、选矿、缝纫、电子电工、焊工、农产品加工等8725培训,劳动力就业呈逐年递增势态,为我县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服务支撑。
二、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1.成立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在现职业教育中心成立灌阳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常务副县长和相关副县长任副主任,县政府办、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我县职业教育产业规划制订及发展运作。建立常务会议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管委会日常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统筹县内培训资源,具体执行各项培训任务。各成员单位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每局(办)抽调1人负责协调和落实与本局(办)相关的培训工作。该负责人在原单位上班,但一有培训任务时必须服从职业教育中心的培训工作安排。
2.成立职业教育中心。为便于全面管理全县的各项培训工作,成立职业教育中心。拟设职业教育中心主任1名(由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兼任,级别为科局级),副主任2名。下设中心办公室(2人)、教务科(2人)、学生科(2人)、培训部(3人)、招生就业部(2人)、财务科(2人)。
(二)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1.充分有效利用培训资源。组建的灌阳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工作地点设在县职业教育中心。一是统筹使用经费。设立职教管理委员会经费专户,统筹管理和使用全县职业培训资金。国家要求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30%教育费附加、人均0.5元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所有部门和单位的培训及相关建设项目经费统一归到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以奖代补”,在县级财政收入逐步增长的基础上,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以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促进规模发展。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国家、区用于发展地方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引导和督促县内企业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足额预算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培训经费,专项用于职工培训,与职教管理委员会对接,实现企业得人才、职教中心得发展的目标。四是拓宽职业教育融资渠道。鼓励、吸纳银行资金、民间资本等参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五是各相关培训单位的办公费由职教中心按一定比例从培训经费中统一发放。
2.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和培训基地建设。为更好地开展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工作,在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职教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具体建设规划为:2014年改扩建3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及配套设施;新建2个塑胶篮球场和塑胶跑道。2015年新建一间远程双向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扩建800平方米的实训楼工程。利用我县日趋成熟的西山工业园区、文市工业园区、水车工业园区为职教中心提供实训基地,为受训人员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利用瑶族发源地的千家垌自然保护区风光、唐景崧故居、文市古民居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作为摄影、美术写生基地。
(三)职教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
一是严格拨付手续。严格遵守培训操作流程。所有培训计划的实施须经职教管理委员会认可,方可拨付资金。未纳入职教管理委员会培训计划自行组织人员培训的,县财政一律不予拨付培训经费。二是加强经费监管。由县财政局委派熟悉《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精通会计业务的人员负责中心财务。职教中心财务科每月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由县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监督执行情况。
作者:孙自武 单位:桂林灌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