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研究模式创新

职业教育研究模式创新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05 16:57:00人气:413

一、思考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教育是对职业的引领和引导,职业的定位或取向很多时候是由教育过程中得到启发,选择职业往往根据职业定向的教育,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了解自身的条件、特点并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的选择、确定恰当的职业或专业方向的活动。职业教育培养引导发展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特长、职业能力,选择符合本土经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很多家长第一目标是让孩子选择读四年本科大学,退而求其次才会选择读职业技术学院,他们认为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多是企业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使用体力的操作员工,属于蓝领,工作辛苦,劳动时间长,没有节假日,动辄加班,不体面,收入少,比不上白领和金领,家长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孩子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对职业教育的抵触情绪。加之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被就业”,招生和就业都困难,导致很多人说职业教育基本没用。应该说,职业教育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即便是包括大学本科毕业在内的很多人从事职业规划和处所服务前也必须经历职业教育的培训,职业教育,在强调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及工作态度教育。我认为,训练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比训练技能更为重要。

二、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

“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培训一体化”等的培养模式,认为各有优势,既不能照抄照搬、生学生用,也不能全盘否定,还是要活学活用,找出一套适合本土化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适合本土化经济发展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否则,再好的培养模式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尴尬境地。无论哪种模式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即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对接不好就会出问题,问题往往出现在对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怎么对接?如何对接?例如,有些企业打着学生实习的幌子,套取的是国家的资金,表面上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质上是看中了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打政策的擦边球,既不得罪地方政府捞取好处,也不得罪学校在用工紧张时好随时使用学生;也有些学校为了为了在短时间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降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标准,这些短视做法导致有些职业院校办学更加困难,口碑越来越差,社会认同感越来越低,硬是把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的“经“念歪了。奥地利80%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自愿选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奥地利的学生并不会将获得高等学历作为良好职业生涯的唯一途径,这与奥地利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在学生就业、收入、福利及岗位升迁等方面提供的相应保障是分不开的。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和研究还在继续延伸。总之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高职教育面临很多瓶颈:

1.大学扩招,使得选择职业院校生源减少。

2.既能满足技能同时又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双师”却少之又少。

3.专业技能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是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在德国一般理论占30%,实践占70%,实际上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体还是延伸了本科教育的模式,大多数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

4.实习实训时间过长。一天的定岗实习时间往往超过12个小时,劳动强度过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体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得部分家长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是企业和学校之间被利用的赚钱工具。

5.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技能低或无技能。每年毕业生数量虽多,但就业难,所供非所需。没有核心竞争力。

6.职业教育过多的强调技能忽视了职业道德的传授。使得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成为空谈。种种原因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竞争力,职业教育成为了家长和学生们无奈的选择。实现中国梦,靠的是人才,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最具有创造力,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民族,才最有可能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强大的民族。

四、学习现有模式,探索新应用

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作动手意识很强的能力。

2.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愿望的能力。

3.把现实和技能结合起来,客观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真相的动力。

5.关注最新前沿技术和发展的思考能力。客观的认识“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培训一体化”等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岗位适应能力强,缺憾是学生耐性跟不上企业繁重的劳动强度,应该从制度和激励机制两方面着手改进。企业担负着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要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实实在在的静下心来,学习国内外管理和培训、使用职业技能人才的经验,让进入企业的技能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学有用武之地,收入养得起家眷,糊得住自己的口,人人学知识,个个有技能,才是企业百年大计做大做强的立命之本,更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只有舍得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投入,即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的“资本”效益。而政府在对企业考核的同时,不能只把创造经济指标列为第一考核要素,把企业是否留得住人列为考核的内容。

五、结语

总之,探索职业教育的研究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开发是职业院校老师应该重视的新课题,因为他们是具体任务的落实者、执行者和见证人,职业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刻不容缓。

作者:郭玉霞 单位: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